能源车企销量进一步分化。
新能源车企陆续公布10月成绩单,交付量(销量)环比9月整体均实现增长。
零跑“遥遥领先” 理想不“理想”
“继9月交付量突破6万辆之后,10月我们再次刷新纪录,交付量突破7万辆。”11月1日,零跑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通过录制的视频,对外宣布零跑10月交付量达7.03万辆。
“对于2025年第四季度的展望,零跑比较乐观。”朱江明表示,零跑在2025年全年至少完成交付50万辆的目标,并且一定可以提前达成。数据显示,2025年,零跑汽车已连续8个月位居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
蔚来公司在10月成为造车新势力的“增速王”,交付量同比增长92.59%,环比增长16.25%。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7143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7342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
![]()
蔚来助理副总裁/品牌、传播与营销负责人马麟发布微博称,11月,蔚来将进一步加速全新ES8的交付,产能较10月将有70%的提升;12月,蔚来将力争进一步提升产能,在1.5万辆的基础上争取更多交付。
小米汽车10月交付破4万辆。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两次“缺席”,未在其微博转发小米汽车的交付量信息。
![]()
昔日的造车新势力“一哥”理想汽车迎来阵痛期。10月理想汽车交付量为31767辆,同比下滑38%,环比下滑6.43%。
![]()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理想i6订单超过7万辆,远超公司的预期,正联合供应商解决产能问题,加快交付进度。同时,理想增程系列车型正在加快出海进程,10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开设了海外首家授权零售中心,11月哈萨克斯坦的两家零售中心也将陆续开业。理想汽车会优先拓展中亚、中东、欧洲以及亚太市场。
另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10月31日消息,日前,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3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称,2025年10月23日晚,上海发生了一起理想MEGA 2024款车辆起火事件,引发用户、媒体和社会的密切关注。在此,首先向车主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对广大用户的担忧和关切表示理解。
比亚迪狂飙 吉利追赶
老牌车企方面,比亚迪、吉利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的销量排名前三,其中比亚迪10月销量创2025年年内新高,达44.17万辆,环比增长11.47%。2025年前10个月,比亚迪销量达370.19万辆。
![]()
不过,比亚迪2025年10月的销量同比下降12.13%。产销数据显示,比亚迪2024年10月的销量达50.27万辆。
反观其他头部车企,2025年10月销量均实现同比、环比增长。
吉利新能源2025年10月销量达17.79万辆,同比增长63.61%,环比增长7.68%,创下历史新高,并且2025年前10个月销量达134.5万辆,同比增长106%。
奇瑞新能源10月的销量首次超11万辆,达11.03万辆,同比增长54.70%,环比增长20.48%。2025年前10个月,奇瑞新能源销量达69.79万辆,同比增长73.1%,规模位居行业前五。
值得关注的是,鸿蒙智行全系创下新纪录。最新数据显示,10月,鸿蒙智行交付新车68216辆,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全系累计交付已突破100万辆,创新势力品牌最快达成百万交付纪录。当月成交均价39万元。
而长安和东风旗下的两个高端新能源品牌,月交付量依然在2万辆以下的低位徘徊。岚图和阿维塔本月分别交付了17218辆和13506辆,虽然环比增幅都在10%以上,但两家的年度完成进度都还卡在50%下方。
而深蓝、岚图和阿维塔这三家央企新能源品牌,10月销量加总为67516辆,低于零跑的10月单月销量(70289辆)。
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走向尾声,今年没有在规模上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来年或要面对更加残酷的“淘汰赛”。
在10月举行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朱江明表示:“汽车行业是一个长期马拉松,谁能够跑到终点现在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去弥补我们的不足,发挥我们的长处,才能跑到终点。”
![]()
△市民在车展上咨询购车相关问题。(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工信部出手整治“数字游戏”
伴随新车上市潮的到来,车企各类大定“喜报” 扎堆出现。从车企公布的大定数据来看,新车上市24小时内大定破万已成常态,更有甚者创下“分钟级”破万的纪录。
“自今年年初至今,中国乘用车市场‘小订’数量已突破5000万辆,其中80%的订单在新车发售72小时内完成。”业内人士表示。
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24.1万辆和2124.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9%和13.7%。
从实际交付量来看,车企公布的“小订”“大定”订单数量,大多与最终的实际交付有较大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汽车行业内“订单注水”现象不仅是车企的营销手段,甚至还形成了一条“利益链条”。有汽车业内人士爆料:“有广告公司在新车发布会前几个月就开始策划‘小订过万’的数据,一是让消费者觉得是爆款,二是哄领导开心。但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隔不了几个月就交付了,几个月之后进入平销期(平稳销售期),都藏不住的。”
此外,也有一些车企开始公布周订单量、周排名,用各种限定词标榜旗下车型在特定时间段、特定细分领域“第一”的排名,并大肆宣传。
对此,2025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启动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提升涉汽车企业网络乱象处置质效,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启动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图片源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
“以上治理举措既会对车企之间的竞争行为进行规范,也将大大减少行业内‘拿钱说话’的行为。”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汽车行业现存乱象会直接导致品牌口碑下滑,客观上加剧不正当竞争,部分车企借助舆论造势谋取竞争优势,此类行为已对市场秩序造成干扰。他强调,未来车企需进一步规范营销行为,既要杜绝夸大宣传,更不能通过贬低竞争对手的方式开展不正当竞争。
又有家电巨头官宣造车
曾经的彩电巨头夏普也要造车了。10月24日,日本家电品牌夏普宣布,将在2027年发售首款纯电动汽车——LDK+,并考虑通过家电卖场和住宅建造商等渠道销售。据悉,该款全新LDK+概念车已在10月29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亮相。
据悉,夏普所称的“LDK+”车型,即为国内消费者熟悉的纯电动MPV车型。
在技术创新乏力、战略决策失误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夏普曾引以为傲的电视机业务,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复以往。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视品牌出货量达9250万台,同比增长2%。其中,三星、TCL、LG等位居前五,而包括夏普在内的诸多日系品牌则被归入“Others”。
财务数据显示,夏普2023财年(2023年4月—2024年3月)合并净损额达1499.80亿日元,2022财年(2022年4月—2023年3月)净亏损2608亿日元。最新数据显示,夏普2024财年营收同比下滑7%,但其营业利润、经常利润、最终利润三项指标实现了转正。
来源:中国商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