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冬平 记者 姜振军)金秋十月,盐城东台市的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内,连片稻田翻涌着金色波浪。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收割机在田间轰鸣穿梭,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收割、装运、烘干,一派繁忙有序的丰收景象在秋日暖阳下铺展开来。
![]()
11月3日上午,漫天笼罩的大雾刚刚散去,现代快报记者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水稻种植田地里,阵阵稻香扑鼻而来,一望无际的稻田里黄绿相交,整齐茂密的稻秆被沉甸甸、黄灿灿的谷穗压弯了腰。
![]()
几台联合收割机齐头并进,吞入稻穗、吐出金黄谷粒,割穗、脱粒、粉碎稻草一气呵成。几公里外的烘干中心同样热火朝天,四台烘干机全天候运转,确保新稻“当天收割、当天烘干”。
![]()
“我们采取‘歇人不歇机’模式,保障订单农户的稻谷颗粒归仓。”示范园负责人蒋维银介绍,今年水稻开镰收割以来,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就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力量,对订单农户的水稻进行抢收,确保能够做到丰产丰收。
作为“东台大米”的核心产区,东台市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已建成1.05万亩规模化基地,辐射带动里下河区域20万亩水稻生产。其中订单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产优质稻谷6.5万吨。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带着地理标志认证的“东台大米”,不仅通过京东、淘宝直达百姓餐桌,更入驻上海第一食品集团、盒马鲜生等高端平台,年销量突破3万吨。从“江苏好大米金奖”到“味稻小镇”,从“无人化农场”到“中国地理标志食品”,这块金字招牌正用科技与传统交织的丰收画卷,诠释着新时代鱼米之乡的丰饶故事。
(通讯员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