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全球渝商大会撬动567亿元投资,56国630位渝商共绘"新重庆"蓝图。这场民营经济盛宴如何用"乡情+产业"双引擎,激活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黄金赛道?本文揭秘三大核心打法与典型案例。
一、商帮盛宴:从"情感回归"到"价值投资"
11月的重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渝商集结:
国际阵容:德国铝土矿巨头、缅甸物流大亨等1.8万海外渝商代表
硬核签约:64个项目覆盖智能网联汽车(赛力斯生态链)、半导体等"33618"核心产业
转型信号:宗申集团带41家供应商"抱团出海",三年出口激增30%
关键转折:渝商回归从"捐资修路"升级为"产业链返乡",如合川企业家朱鸿杰投资2.8亿打造城乡物流枢纽,快递进村时效提升300%。
二、政策创新:三招破解"返乡焦虑"
重庆为吸引游子祭出组合拳:
用地特权:智能网联汽车项目优先配地,某电池企业3天拿到50亩工业用地
金融礼包: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渝缅集团15亿中缅产业园获基准利率下浮20%
人才定制:子女入学"绿色通道"留住海归工程师,某AI企业团队半年扩容3倍
典型案例:垫江籍企业家刘永强返乡建厂,政府专班服务6个月投产,700个岗位带动商会追加投资15亿。
三、暗战与突围:成渝CP的竞合棋局
面对成都"抢商"压力,重庆亮出差异化王牌:
供应链牌:凭借汽摩产业链基础,3个月为回归企业匹配本地供应商
通道经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渝缅集团玉石物流成本降低18%
数字赋能:全球渝商APP上线,实时推送东南亚基建招标信息
数据对比:近三年渝商返乡投资达979亿,但开工率64.9%暴露配套短板,正通过"服务专员驻厂"机制破局。
![]()
这场大会昭示着新渝商时代的来临——当德国矿山遇见重庆算法,当缅甸翡翠邂逅内陆开放,全球渝商正在重构"家乡"的定义。未来5年,随着567亿项目落地,重庆或将成为民营经济"双循环"的最佳试验场。(本文数据均来自全球渝商大会官方通报及企业访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