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11月2日,中国海军以一场令人瞩目的军事行动,再次将南海的紧张局势推向了高潮。随着卫星图像的曝光,世界看到了中国055万吨级驱逐舰大胆穿插美国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的画面。这一幕,不仅在军事层面上发出了强烈的信号,更加深了整个亚太地区关于大国战略竞争的讨论。
![]()
11 月 2 日上午 8 时许,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布声明,称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已进入黄岩岛附近海域,开展 “海上安全行动”,编队包括 1 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张伯伦湖号”(CG-57)、2 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保罗・汉密尔顿号”(DDG-60)与 “斯普鲁恩斯号”(DDG-111),以及 1 艘补给舰。根据声明描述,此次行动旨在 “维护国际法允许的航行自由”,未提及与中国海军的互动计划。
然而,商业卫星公司 “马克萨尔”(Maxar)于当天上午 10 时发布的图像显示,中国海军 055 型驱逐舰 “拉萨舰” 正以高速姿态向尼米兹号航母编队靠近。图像分析显示,“拉萨舰” 的航速约为 30 节,舰艏激起明显浪花,与尼米兹号航母的距离一度缩短至 12 海里 —— 这一距离已进入航母战斗群的内层防御圈。更引人关注的是,“拉萨舰” 在接近过程中调整航向,从尼米兹号与 “张伯伦湖号” 巡洋舰之间穿插而过,形成对航母的近距离伴随态势。
![]()
从后续披露的细节来看,“拉萨舰” 的行动具备高度战术协同性。上午 11 时,另一艘 055 型驱逐舰 “大连舰”(舷号 105)从黄岩岛以西海域赶来支援,与 “拉萨舰” 形成左右夹击之势;同时,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 - 16 战斗机在编队上空开展巡逻,构建起海空立体监控体系。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USNI News)援引匿名军官的话称,尼米兹号航母曾短暂调整航向,与 “拉萨舰” 保持安全距离,编队内的驱逐舰也启动了防空雷达,但未采取进一步对抗措施。
当天下午 2 时,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转向东北方向撤离,“拉萨舰” 与 “大连舰” 则在黄岩岛附近海域保持警戒,直至美军编队完全离开南海争议海域。此次对峙全程未发生武器对峙或无线电冲突,双方均保持专业克制,但 055 驱逐舰的高速穿插行动,已打破美军航母在南海 “无人敢近” 的传统认知。
![]()
055 与尼米兹的 “非对称博弈”
“055 能否单挑 10 万吨级航母” 的讨论,在此次对峙后迅速成为军事圈焦点。从纸面数据来看,尼米兹号航母作为美军现役主力航母,满载排水量约 10.2 万吨,可搭载 F-35C 舰载战斗机、E-2D 预警机等各类舰载机 70 余架,具备远程打击、制空制海等综合作战能力;而 055 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约 1.3 万吨,虽在吨位上与航母存在巨大差距,但其武器系统与信息化水平却形成独特的 “非对称优势”。
![]()
055 驱逐舰的核心反航母能力体现在其舰载武器系统。该舰配备的 112 单元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 “鹰击 - 21” 反舰弹道导弹,这款导弹的射程超过 1500 公里,采用高超音速滑翔弹头,末端突防速度可达 10 马赫,能突破美军航母现有的 “标准 - 6” 防空导弹防御体系。军事专家分析指出,若多艘 055 驱逐舰协同作战,可在航母战斗群的防御圈外实施饱和打击,对 10 万吨级航母构成实质性威胁。
![]()
此外,055 驱逐舰的信息化水平也为其提供了对抗航母的基础。该舰配备的双波段雷达(DBR)可同时跟踪数百个空中、水面目标,结合舰载数据链与卫星侦察系统,能实时掌握航母编队的动态;其舰载反潜直升机与拖曳线列阵声呐,还可对航母编队的护航潜艇形成有效压制。相比之下,尼米兹号航母虽具备强大的舰载机力量,但在面对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时,仍存在防御漏洞,需依赖护航舰艇构建多层防空网。
![]()
从 “航行自由” 到低调撤离
面对 055 驱逐舰的突破性行动,美国海军的反应呈现出 “先强硬后低调” 的特点。11 月 2 日上午,第七舰队在声明中强调 “将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海域开展行动”,暗示不会因中国海军的拦截而改变计划;但当天下午尼米兹号编队撤离后,第七舰队未再发布任何后续声明,仅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 “双方互动专业、安全”。
这种态度转变背后,反映出美军对 055 驱逐舰作战能力的重视。USNI News 在 11 月 3 日的报道中承认,055 驱逐舰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已对美军航母的传统优势构成挑战”,建议海军加快推进 “下一代舰载防空系统” 的研发。此外,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在近期发布的《中国海军现代化报告》中,将 055 型驱逐舰列为 “对美军海上优势威胁最大的装备之一”,呼吁调整亚太地区的海军部署。
![]()
维护主权与稳定并重
对于 11 月 2 日的南海对峙,中国国防部在 11 月 3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明确表示 “中国海军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开展战备巡逻,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正当合法举措,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发言人强调,美方频繁派舰机在南海开展抵近侦察和 “航行自由” 行动,是导致南海局势紧张的根源,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从官方表态来看,中国海军的行动始终遵循 “维护主权” 与 “保持稳定” 并重的原则。此次 055 驱逐舰冲入尼米兹编队,既展示了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又未采取过激措施,体现出 “有理、有利、有节” 的战略克制。国防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特别提到,“中美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管控分歧,避免发生海上意外事件”,暗示中方愿意与美方建立海上危机管控机制。
![]()
事实上,中国海军近年来在南海的行动,始终以 “维护主权、稳定局势” 为核心目标。2024 年以来,中国海军已与东盟国家开展多次联合海上演习,推动建立 “南海行为准则” 的磋商进程;同时,通过常态化的战备巡逻,有效遏制了外部势力在南海的挑衅行为。此次 055 驱逐舰与尼米兹号的对峙,既是对美方 “航行自由” 行动的回应,也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必要举措。
![]()
南海军事平衡的新趋势
11 月 2 日的南海对峙,标志着中美海军在南海的博弈进入新阶段。随着 055 型驱逐舰的批量服役与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普及,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区域拒止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而美军为应对挑战,可能会加快在亚太地区部署 “分布式海上作战” 体系,减少对航母战斗群的依赖,转而依靠小型舰艇与无人装备构建新的作战模式。
这种军事平衡的变化,也将影响南海地区的安全格局。一方面,中国海军的实力提升有助于遏制外部势力的挑衅,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另一方面,中美海军在南海的频繁互动,也增加了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亟需建立更完善的危机管控机制。军事专家建议,中美双方可在现有海上相遇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无线电通信、应急避让等具体流程,避免局势因误判而升级。
![]()
结语
此外,南海局势的发展还与地区国家的态度密切相关。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南海争议,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海上合作;而美方若继续将南海问题作为遏制中国的工具,可能会加剧地区分裂,破坏南海的和平稳定。未来,如何在维护主权与促进合作之间找到平衡,将是中国海军面临的重要课题。
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已恢复平静,但 055 驱逐舰冲入尼米兹编队的画面,已成为中美海军实力对比变化的标志性事件。这场对峙不仅证明了 055 型驱逐舰的作战能力,更向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海军已具备在远海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实力,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法撼动中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
参考信源: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