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国政坛的操作,着实让外界看傻了眼。一边是国内工业能源紧张、经济复苏乏力,一边却要豪掷165亿元人民币,逼着国内运营商换掉好用又便宜的中国设备。一边喊着要访华谈合作,一边又在对华政策上频频“捅刀子”。这看似针对中国的动作,实则是德国在中美欧三方博弈中,用纳税人的钱赌上自己未来的危险游戏。
![]()
咱们先从表面上看,德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官方说辞是“安全风险”,要“去风险化”。但蹊跷的是,这么多年来,中国电信设备,特别是华为和中兴的产品,在德国乃至全球市场都广泛使用,也没见哪个国家能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这些设备存在所谓的“后门”或者“安全漏洞”。反而,这些设备因为技术先进、性价比高,深受运营商和消费者的欢迎。在德国,差不多有六成的电信基础设施都用了中国设备。可以说,中国设备已经深度融入了德国的数字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好用又便宜,为什么非要换掉呢?而且,这笔换设备的钱,可不是小数目。165亿人民币,这笔巨资,德国政府打算从国防或者基建的专项资金里挪用。这就像你家里的水电费都快交不上了,结果你却拿钱去把家里好好的家具都给换了。这笔钱,德国本来可以用来升级那些老旧的数字基础设施,或者加速5G网络的建设。要知道,德国的5G发展,在欧洲国家里都算比较慢的了。现在不搞建设,反而搞“拆除”,这操作,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这笔账,德国的运营商们心里其实门儿清。换设备,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支出,还得面临长时间的停工停产,技术整合也是个大麻烦。所以,之前他们一直都在抵抗这股“换机潮”。但是,现在看来,德国政府是铁了心要推行这件事。那么,德国政府到底在想什么?其实,这背后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考量。
![]()
一是为了讨好国内某些保守派势力。在德国,有一部分政治力量,他们对于中国的发展抱有警惕甚至敌意。默茨政府可能希望通过展现对华强硬姿态,来迎合这些选民,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把“去风险化”喊得震天响,其实是在拉拢选票。
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向美国“表忠心”。近年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遏制中国”战略,并不断向盟友施压,要求他们站队。德国可能觉得,通过配合美国的对华政策,能够换取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收割”的对象。毕竟,美国之前对欧洲的“收割”案例,可不少见。
这种政治算计,在经济上看来,无疑是一笔赔本的买卖。德国是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而中国,恰恰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的汽车、机械制造等核心产业,大半的饭碗都端在中国市场。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宝马汽车,在全球的销量有三分之一都来自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德国企业的日子就不好过。
![]()
更讽刺的是,德国政府一边要“去中化”,一边又在讨论德国财政部长默茨访华的事宜。之前,德国外长取消访华,就已经让国内的企业界颇有微词。现在又来这么一出,就算默茨真的能成行,双方坐在谈判桌前,那份信任感,恐怕也早已荡然无存了。德国企业界心里清楚,得罪最大的买家,后果会非常严重。一旦中国市场减少对德国产品的采购,德国本就艰难的工业经济,无疑会雪上加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宽一些。德国现在的处境,本来就已经够艰难了。
能源危机。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失去了廉价的俄罗斯能源供应。同时,德国还在推行“去核化”和“去煤化”政策。这导致德国的工业生产成本飙升,企业经营压力巨大。
欧盟内部的裂痕。 俄乌冲突也让欧盟内部的矛盾和分歧加剧,未来欧盟能不能保持统一的市场和声音,都是个未知数。
![]()
在这样一个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德国不去抓住中国这个稳定的贸易伙伴,反而主动去挑衅,这简直就像一个人在大海里遇到风暴,不赶紧抓住救生圈,反而去凿自己的船。这种操作,无异于“自断生路”。
在全球格局中,中美关系虽然复杂,但近期也出现了一些缓和的迹象。这给了欧洲国家一个重新调整对华策略的窗口期。很多欧盟国家都深知,在经济上与中国保持合作,是符合自身利益的。所以,大部分欧盟成员国都在尽量避免对华采取过于强硬的立场。毕竟,谁也不想跟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
德国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冲到对华对抗的最前线。这背后,是德国对自身国际地位和战略的严重误判。
![]()
回溯历史,默克尔执政时期,德国之所以能够在中美欧的复杂博弈中游刃有余,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正是因为她采取了务实的对华政策。她深知,德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供应链和广阔的市场。在当时,德国并没有盲目跟随美国,而是坚持了自己的国家利益。
但现在,默茨政府似乎抛弃了这种务实精神,盲目追求所谓的“科技自主”和“政治正确”。他们可能误以为,只要讨好了美国,就能保住自己的利益。但他们似乎忘了,美国对盟友的“收割”,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的。之前,美国通过贸易战、能源危机,已经让欧洲不少国家付出了沉重代价。现在,美国拉德国对抗中国,更多是想让德国充当“马前卒”,消耗德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资源。
![]()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德国既得不到美国真正的扶持和好处,又会失去中国市场的信任和机遇,甚至可能在欧盟内部也遭到其他国家的孤立。
所以,这165亿人民币的投入,换来的绝不是所谓的“安全”或者“风险降低”,而更可能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以及在国际外交上的被动和困境。如果德国继续沿着这条道走下去,不仅默茨的访华会变得毫无意义,德国多年积累的工业优势和国际声誉,也可能在这次战略误判中逐步丧失。在国际舞台上,真正能赢得尊严和生路的,从来都不是盲目追随和讨好,而是基于自身利益的务实合作和独立自主的战略选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