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 李艺蘅)11月2日,202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电影人在南京”系列活动来到了南京大华大戏院,19位跨越时代的电影人走进这座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的“城市文化地标”,触摸木楼梯扶手上的岁月痕迹,聆听它的前世今生,与观众共同沉浸红色经典《开国大典》的恢宏叙事,分享那些藏在胶片里的热血初心与幕后温情。
![]()
当天,肖桂云、张丰毅、刘之冰、朱德承等电影艺术家步入戏院,首先迎接他们的是由南京市民献上的歌曲联唱。《红星照我去战斗》《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英雄赞歌》等电影老歌响起,时空仿佛交融,这些音符不再是银幕上的回响,而成了现场温暖的真情流淌。
![]()
歌声落下,艺术家们拾级而上,用心去感受这座南京现存最早的影戏与戏院一体的建筑。
![]()
大华大戏院的存在早已超越了观影场所的意义,成为镌刻城市记忆的“博物馆”。1936年5月29日,这座耗费五十万元建成的戏院拔地而起,12根大红圆柱支撑的门厅,回廊喷泉与循环变幻的电灯装置,让它成为当时南京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时髦地标。八十余载风雨中,它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黑白胶片到数字银幕的变迁:从首映《百鸟朝凰》时的名噪一时,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庐山恋》《保密局的枪声》一票难求、年票房突破两百万的辉煌,再到2013年修旧如故后新增VR影厅的与时俱进。艺术家们聆听了这座“二十世纪建筑遗产”的传奇。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2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与大华大戏院联合策划了为期5天的纪念影片联展。从10月30日至11月5日,《1921》《悬崖之上》《七七事变》等7部经典影片将陆续在大华的怀旧影厅放映,让观众在复古氛围中重温峥嵘岁月。
![]()
最后,艺术家步入展厅与观众共同观看了红色经典电影《开国大典》并分享了幕后故事。这部 1989 年上映的作品,由肖桂云导演,以恢宏叙事和细腻表演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关键时刻,至今仍是无数人心中的“银幕丰碑”。当熟悉的银幕形象走出故事,走到观众身边,这场观影便不再是单向的“观看”,而是一次跨越代际的“对话”。这样的零距离互动,让电影从银幕上的“作品”变成可触摸的“故事”,让演员与观众从“观看者与表演者”变成“共同的记忆传承者”,感受到了中国电影的力量与温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