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联动,采取一体化办案模式,保障乌江水质、通航安全、行洪安全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汪军
深秋时节的乌江,好似一条长长的“绿飘带”,蜿蜒流经贵州毕节、遵义、铜仁等地。乌江干流梯级开发规划建设10个大中型水电站,9个在贵州境内,其中的构皮滩水电站是贵州“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
前些年,乌江一度垃圾满江、通航受阻。针对构皮滩水电站遭遇环境污染、影响通航安全等问题,以及部分河段遍布生活垃圾等漂浮物的现象,贵州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联动,采取一体化办案模式,保障乌江水质、通航安全、行洪安全。
乌江遭遇生态困境
2021年8月,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人民检察院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乌江干流存在大量固体漂浮物。
“漂浮物一旦进入水电站坝区,将影响构皮滩水电站安全生产。体积较大的漂浮物可能会直接堵塞泄洪洞,危及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大量漂浮物涌入通航工程,可能影响通航安全。”构皮滩发电厂工作人员说。
“我们深入现场办理案件,从遵义市播州区到余庆县,乘船4小时,发现在部分河段,白色漂浮物直接堵死了江面;有的旅游公司因为害怕出现安全问题,在个别河段不敢开船。”参与案件办理的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第八检察部)副主任冯其锋说,垃圾漂浮,影响生态、航运,更侵害了沿江村民的切身利益。
三级检察机关合力办案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于2021年12月成立由贵州省第一地区检察院、贵阳、遵义等13家办案单位60余名公益诉讼业务骨干组成,由省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担任主办检察官的专案组。这是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办理的首例涉大江大河治理公益诉讼案。
“三级检察机关强化联动,一批案件办得很漂亮。”冯其锋说。
比如,由于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对村民建房监管履职不到位,导致有民房在建设过程中破坏乌江河道生态,对下游水质造成负面影响。专案组推动播州区人民检察院向尚嵇镇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履行监管责任。办案人员紧盯进度,镇政府及时引导村民有序建房。
历时一年多,专案组共办理100余件公益诉讼案件,乌江干流支流水质、通航、发电等各方面安全得到保障。
破除跨行政区划障碍
乌江在贵州省境内流经七个市(州),支流众多。一些生态案件的办理客观上面临跨行政区划难题。
比如,在一起环境污染案中,两家涉事公司成立在遵义市,其行为对遵义辖区、贵阳辖区的乌江干流造成污染。专案组推动由遵义市人民检察院办理此案,要求当事人承担环境损害等方面费用280万余元,并判令其在省级以上媒体向公众赔礼道歉。
“两个行政区联动办案,打破‘各自为战’局限,成为办案‘破题’关键。”办案人员介绍。
2022年6月,专案组通过实地查看等方式跟进监督,确认乌江航道管理局已督促打捞漂浮物14000平方米,治理污染水域面积27.9亩。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第八检察部)主任肖俊说,通过专案办理,各方达成共识,形成检察机关抓监督、水行政主管部门抓统筹、县河长制办公室协调推进、相关责任部门负责落实的河流治理模式。
如今,乌江干流部分河段季节性漂浮物堆积影响航道通行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贵州省乌江航道管理局建立完善定期巡查机制,保护乌江生态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