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海云河我是云河2025年11月3日 16:59上海
![]()
有时候,看老乡们的跟帖回帖,是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的欢乐的,因为你料想不到老乡们会冒出怎样的惊世骇人的话来。
这不,有个在上海打工的老乡,给我的一篇文章下面来了个跟帖,他说:“作者当年住的房子估计还不如我家厕所大,靠着国家拆迁补偿款富起来的人现在倒看不起外地人了,可笑!”
这人是不是有点魔怔?他家是开公共厕所的吗?还是他全家都是住在厕所里的呢?他之前就发过贴,幻想中美开战,上海被炸成废墟,上海回到石器时代,安徽就能“超越”上海了。要不然的话,他也觉得安徽是很难超越上海的,但是一打仗了,炮灰连天了,安徽就可以轻松超越上海了。
现在老乡又来臆想我们川沙农民的住房了,住房不如他家厕所大。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川沙人,我只能说,他对历史的无知,跟他的想象力一样惊人。川沙当年是全国财政百强县第二,这可不是吹出来的。要是他老家也像川沙这样有家底,如今他们还用得着离家外出打工的么?或者话这么说,要是我们川沙也像他们老家一样,如今我们川沙人也都要往外跑,都要跑空的了,都见不到年轻人和壮劳力的了,因为留在川沙老家,我们川沙本地人没工作赚不到钱,都养不活一家老小,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谋生的了。
但转念一想,他这话,真的是在说房子大小吗?
我觉得不是。这哪是比房子,这分明是在比一种憋屈,一种不甘心啊。
一个老乡,放着家里“厕所都比上海农村人家住房大”的豪宅不住,非要跑到上海来打工,当个被上海土豪“看不起的外地人”。这事儿本身就不合逻辑,对吧?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说的“豪宅”很可能是一种夸张,一种心理安慰。也可能他们当地风俗,他们对豪宅有他们自己的理解。现实是,他在老家可能真的赚不到钱,养不活家,才被迫背井离乡,家里那么大那么大的豪宅都不去住,那么大那么大的厕所,成了摆设。
到了上海,老乡看到本地人因为拆迁、因为政策红利,一夜暴富,日子过得滋润。我也多次在文章里说到过,我就是因为家里拆迁,我就不上班的了,躺平,每天就是喝喝茶,听听音乐,写写文章,高兴了出去逛一圈,还自己每月全额缴纳社保,也就是老乡说的“靠着国家拆迁补偿款富起来的人”。
而他自己呢?每天起早贪黑,拿着辛苦钱,住在拥挤的出租屋里。这种巨大的落差,心里能平衡吗?何况这个老乡也发帖说过“我一点也不想融入,我只想赚上海的钱回老家”,毕竟家里还有一个那么大那么大的厕所等着他去拉屎撒尿。现在在上海的他需要一个出口,一个能让自己心理上“扳回一城”的理由。
于是,“你家以前还没我家厕所大”就成了他的武器。通过贬低你的过去,来合理化自己的现在,获得一丝可怜的尊严。而“上海被炸毁”的幻想,更是这种心态的极端体现——既然我追不上你,那最好我们一起回到石器时代,这样我就不输了。
所以,你说他说的对吗?肯定不对,充满了偏见和臆想。但你能简单地骂他一句“嫉妒”然后拉倒吗?好像又有点太轻飘飘了。
这其实不是一个人的心态,而是一群人的缩影。他们用汗水浇灌了这座城市的繁华,却感觉自己像个过客,分享不到发展的红利。他们渴望被尊重,却常常感到被排斥。这种复杂的情绪,有时候就会变成一些刺耳的、甚至有点可笑的言论。当然,他们自己是一点也不会觉得他们这样的言论“可笑”。
我们都是时代的尘埃,被大潮推着走。上海的好,离不开千千万万外地人的建设。我们指责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建设家乡”,不如想一想,为什么家乡留不住他们?
下次再听到这样的话,我可能不会急着反驳了。我只想说:老乡,辛苦了。日子会好的,但不是靠幻想,也不是靠贬低别人,而是靠我们所有人,一起踏踏实实地,把日子过好。或许这样,就会被人看得起了。
![]()
![]()
我是云河
日常的生活,随意的心情
4040篇原创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