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移民管理局11月3日发布10项创新举措,涉及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智能通关推广等多个领域,为中外人员交流和企业跨境经营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
这些分别于11月5日和20日起实施的新政,包括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试点、实施大陆居民赴台探亲签注“全国通办”、推广口岸智能通关、扩大过境免签口岸范围等。
从人才流动到探亲便利,从智能通关到证件“全程网办”,这些措施共同推动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人才流动:畅通港澳与内地互联互通
自11月5日起,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区域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扩大至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全域及全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
在这些区域工作的内地杰出人才、科研人才、文教人才、卫健人才、法律人才以及其他人才,可凭相关证明申请办理1至5年不等的多次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每次停留不超过30天。
这些举措大大简化了高层次人才频繁往来港澳的手续,为区域创新要素流动和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
![]()
便民举措:探亲签注与证件办理的革新
对普通民众而言,此次新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11月5日起,大陆居民拟往来台湾地区探亲的,可向全国任意一个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探亲签注申请,实现真正的“全国通办”。
11月20日起,内地居民持探亲签注往来港澳探亲,如签注逗留期限不能满足需要,可在逗留期届满前,通过香港中旅集团、澳门中国旅行社提交续办申请,无需返回内地。
更引人关注的是,内地居民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试点城市范围自11月20日起显著扩大,从现有的20个城市增加至50个试点城市。
这些城市的16周岁以上户籍居民可通过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网上申请换发补发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完全不必前往出入境窗口办理。
智能通关:科技赋能口岸高效通行
自11月5日起,在深圳深圳湾口岸、珠海拱北口岸“刷脸”智能通关的基础上,上海虹桥机场、厦门高崎机场、广州琶洲客运港、深圳皇岗、罗湖、港珠澳大桥等12个口岸将推广应用智能通关。
年满14周岁以上,持有效证件的内地居民、港澳居民以及持5年有效台胞证的台湾居民,且同意采集核验面相、指纹等信息的,均可选择使用智能快捷通道“刷脸”通行。
过境免签:口岸扩容展现开放姿态
过境免签政策的口岸扩容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又一明显信号。自11月5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新增天津滨海、大连周水子、南京禄口、昆明长水等10个国际机场为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边检手续口岸。
同时,增加广州琶洲客运港、横琴、港珠澳大桥、中山港、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5个口岸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入境口岸。
至此,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的入境口岸总数由60个增加至65个。
适用过境免签政策的55国公民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联程客票,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从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5个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入境,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240小时。
台胞往来:便利措施增进两岸交流
为方便台胞来往大陆,新政也推出了具体措施。自11月20日起,可签发一次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口岸范围由现有58个增加至100个。
未持有效来往大陆出入境证件的台湾居民抵达口岸时,可向口岸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一次有效台胞证,经批准后即可领取证件入境。
新增的42个口岸包括天津港、满洲里、丹东港、黑河港口、连云港港、广州琶洲客运港、蛇口港、横琴、港珠澳大桥、友谊关、霍尔果斯等。
这一措施为台胞提供更多选择,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未持有效证件时,依然可以通过更多口岸入境,体现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随着11月5日和20日这两批措施陆续落地,中国市场将与全球市场实现更顺畅的对接,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