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催奋进,教研热情正当时。为深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0月30日上午,太原市小店区正阳街小学科学组成功举办“第二届梧桐杯”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三年级科学核心内容,两位教师以生动课堂诠释科学魅力,更有单元说课与太原市教科研中心马乐老师进行点评指导,为全体科学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优质平台。
![]()
活动伊始,贺晔老师率先带来《认识固体》一课。课堂上,贺老师以生活常见的积木、橡皮、石块等物品为切入点,设计“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固体的形状、颜色、软硬等特征。孩子们在亲手操作中积极发言,不仅准确总结出固体“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的特点,更养成了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的好习惯,充分体现了科学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
随后,常江老师承接《认识固体》的知识,带来《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学。常老师以“如何帮妈妈分离红豆和绿豆”的生活问题导入,瞬间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她为学生提供黄豆、小米、盐等实验材料,让小组合作探索“筛选法”“溶解过滤法”等分离方法。孩子们分工明确、动手实践,在成功分离固体的欢呼声中,深刻理解了不同固体因颗粒大小、溶解性差异可采用不同分离策略,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具象的实验体验。
![]()
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结束后,马佳慧老师围绕“三年级固体主题”开展大单元说课。她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详细阐述了《认识固体》与《固体的混合与分离》两课的知识衔接、教学方法设计及评价方式,强调通过“感知—探究—应用”的递进式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固体知识体系,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清晰思路。
![]()
活动最后,特邀专家马乐老师结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专业点评。马老师高度肯定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设计——贺老师的课堂注重“直观感知”,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常老师的实验教学突出“探究能力”,落实了课标中“科学探究”核心素养要求。同时,她针对大单元教学提出建议,强调要进一步结合课标细化单元评价标准,让教学目标更精准、教学过程更高效。
![]()
本次“梧桐杯”公开课活动,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示,也是科学组教研成果的缩影。未来,学校小学科学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课堂、聚焦课标,在研思共进中推动科学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
总策划:花都一人
包装:李晓娜 排版:李晓娜
美编:刘静文 责编:张敏 李丽
协同互推共建媒体:网易山西科教频道 / 山西科技报/科学导报现代教育
自媒体号:人民号 / 今日头条号 / 网易号 / 搜狐号 / 腾讯号 / 凤凰号 / 爱奇艺号 / 蚁搜山西抖音号 / 新浪微博等
技术支持:山西立媒报业有限公司 / 山西蚁搜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 山西先锋赞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