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跨界·融合——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在深圳拉开帷幕,由湖南广电山海APP与北京伯璟文化联合出品的“丝绸之路·相”数字艺术特展同步发布。全国百余位文博机构代表与专家学者现场见证,开启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的全新实践。
![]()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一条搭建东西方不同文化对话的历史通道。本次展览以丝绸之路沿线的珍贵造像文物为主线,聚焦商周至唐代六大历史时期中“人”的面容与神态,联合近30家海内外文博机构,首次实现多件珍贵文物在数字世界的跨时空集结。
![]()
“团队历时数月,在全球范围内将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北博物院、西安博物院、甘肃庆城县博物馆等109件多面‘相’应用于展览,其中绝大部分为国家一级文物。”展览制作人李玉燕介绍,通过展现商周玉石人像的古朴粗犷、春秋战国青铜人像的庄严精致、秦陵兵马俑的个体独白、汉代人俑的生活意趣、魏晋佛像的艺术交融、唐代胡人俑的盛世共荣,六大篇章跨越时空,以文物的数字化重建与艺术化转译,让尘封千年的“丝路见证者”突破时空限制,重现多元文明交融的盛景。
![]()
此次展览由著名导演李东珅此次跨界操刀,他将纪录片《河西走廊》《中国》中对历史的深刻洞察,融入数字媒介的沉浸式体验,完成从宏大叙事到艺术交互的突破。展览配乐则由意大利作曲家斯蒂法诺·兰蒂尼量身打造,以东西方音乐元素融合的“视听共生体”,为文物光影注入灵魂。
视听语言的背后,是扎实的文物数字化基础作为支撑。山海文物数字采集团队沿丝路从长安到罗马、从犍陀罗到青州,完成300多件/套文物的高精度采集,为展览奠定技术根基——观众在虚拟空间中可直面等比例放大的文物“巨物”,更能通过30分钟沉浸式影像,与千年之前的“人相”完成文明对望。
![]()
展览创新打造的“四方盒子”沉浸式空间,成为文化共创的重要载体。国家级非遗南京金箔锻造技艺传承人葛才金现场贴金揭幕,让传统工艺与数字展陈碰撞出全新火花。该空间未来将以流动展览形式走向全国,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观众“一盒纵览千年丝路”。
山海APP相关负责人表示,展览中既有年客流量超三百万的头部博物馆珍贵馆藏,也有深藏于地方、底蕴独特的县级博物馆精选文物,将借助“大馆带小馆”的创新协作机制,以数字化技术有效推动大中小型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与深度融合。
![]()
“丝绸之路·相”数字艺术特展早鸟票即将开启,首轮预售将于11月中旬上线,12月1日起正式公售。观众可关注“深圳美术馆”官方小程序、山海APP及芒果MCITY抖音官方账号,获取最新票务信息,近距离感受数字技术与丝路文明的深度融合。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