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3日讯城市是文明的容器,筑牢其安全底线,便是守护千万人的生活与未来。2025年,“韧性城市”建设在国家重磅战略文件中被反复提及,城市安全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挑战,如何构建真正具有韧性的城市生命体?
「专家评语」王幸
凯度集团大中华区CEO暨凯度BrandZ全球主席
海纳云的生态价值不在于“做了多少平台”,而在于把“城市安全”这个传统上被视作成本中心的职能,重新嵌入城市数字化的正循环里。当采集、决策、处置融合为闭环,“安全”便能如水电般被标准化供应。当安全数据成为城市数据要素市场的“硬通货”,将吸引更多接入方,形成新的共生网络。由此,公共安全从单点治理跃升为“平台外部性”——接入方越多,整体风险感知与应急响应能力却呈指数级提升。海纳云为智慧城市树立了标杆:安全与效率并重,平台与生态并行。
▲2025(第四届)生态品牌认证颁奖典礼现场
10月31日,以“AI赋能增长,生态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第四届)生态品牌认证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会上,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凯度集团、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与《财经》杂志联合发布“2025年(第四届)生态品牌认证榜单”。海纳云凭借生态构建的突破性探索,连续第三年获得“生态品牌认证”,并与中信银行、蔚来等品牌一同入选“突破者”象限。
▲2025年生态品牌认证榜单发布
▲海纳云连续三年获“生态品牌突破者”认证
作为海尔集团旗下专注数字城市安全监测的科技企业,海纳云给出答案是:深耕“技术+场景”,以生态韧性持续赋能城市韧性
技术为基,
构建“城市安全韧性生态智能体”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当下,城市安全治理迈向智能协同新阶段。海纳云通过构建一个开放、协同、持续演进的技术生态——“城市安全韧性生态智能体”,为城市筑起一道智能、精准、高效的数字屏障。
这一技术体系的核心,是海纳云自主研发的“星海数字平台”,其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四大核心技术,通过统一数据环境与标准化接口,实现从底层硬件对接到上层应用开发的全链路贯通,为技术生态筑牢坚实基座。
▲海纳云星海数字平台技术底座
平台之上,城市安全大模型与智能体共同构成技术生态的“智慧引擎”。作为国内首个跨行业城市级风险耦合AI大模型,其深度融合时间序列、视频图像、自然语言等多源异构数据,具备风险监测、智能分析、预案匹配等核心能力,已实现监测准确率超95%、预案匹配准确率超90%、报警误报率下降20%的实战效能。
10月15日,海纳云发布的大模型2.0实现了关键突破:通过多模态深度融合引擎,实现视频、图像与传感器数据的精准对齐;基于图神经网络与蒙特卡洛树搜索构建动态风险推演系统,支持多灾种耦合模拟与72小时超前预警;引入主-从智能体架构与强化学习调度机制,推动系统从单一模型智能向多智能体协同决策跃迁,事故处置效率提升60%。
技术生态的建设成果清晰可见。2025年,海纳云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持续突破,交出亮眼答卷:2月,城市安全大模型率先接入DeepSeek-R1,多维深度推理能力显著提升;3月,“跨域数据要素下的城市安全一体化综合治理技术及推广”经权威认证达国际先进水平,并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月,联合高校成功获批 “青岛市城市安全人工智能专家工作站”,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8月,海纳云IoT 平台升级至3.0版本,构建起全栈自主可控的智能物联网开放技术底座,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10月,应急安全大模型应用成功入选省“百景智能”示范场景,关键风险事件监测准确率超95%,实践价值充分彰显……
▲海纳云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在技术生态的加持下,海纳云已自主构建覆盖40余行业软件和15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的软硬件产业生态,拥有370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持续为城市安全与智慧化注入科技动能。
从技术基石到智慧核心,从感知网络到场景应用,海纳云所构建的“城市安全韧性生态智能体”不仅是一系列技术的集合,更是一个有机协同、持续进化的生命体,以“全时感知、全域智能”之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可靠的安全防线。
▲海纳云连续三年入选“生态品牌突破者”
场景为用,
从中国实践到全球输出
知行合一,方能善作善成。从理念到实践,生态的真正价值与持久生命力,最终要在多元的场景应用中接受检验,并得以彰显。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教研副院长 Andrew Stephen 表示:“生态品牌的核心是网络协同,不是企业单打独斗,而是多个品牌和组织一起创造价值。”
海纳云聚焦城市生命线及燃气安全、水务安全、路桥安全、电梯安全、电力电网、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等多个业务场景,参与近10个省份、20余个城市的数字城市建设项目。
此次,海纳云连续第三年荣获“生态品牌认证”并入选“突破者”象限,充分印证了其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扎实成效,并在具体场景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生态协同能力。
例如,在南昌职业大学智慧校园项目中,海纳云联合校方、南昌职教城管委会、江西省人才发展集团多方主体,构建“政、校、企、才”四方协同的横向生态。通过“产业项目+学科共建”模式,推动工程师向课题导师转型,师生共同参与AI研发与数字孪生建模,形成知识产权共创机制。生态合力推动项目实现人力成本下降20%、安全水平提升50%、教学效率提升30%的显著成效。基于前期合作成果,海纳云于今年9月再次中标该校香樟校区智慧校园项目,实现持续合作与生态价值的深度延伸。
▲海纳云南昌职业大学智慧校园项目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用户评语」王斌
南昌职业大学信息化与品牌管理处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我校作为首批教育部备案的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更是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职业本科课改实验学校,深知“职业本科001”的使命担当。我们始终以开拓者姿态优化教育教学体系,把“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让校园既懂“教书”,更懂“育人”与“服务”。
海纳云此次获评“生态品牌突破者”,其生态价值在我校的智慧校园中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校园管理到教学支持,再到人才培养,海纳云的赋能贯穿关键环节:它为我校构建“AI+教育”赋能体系,提高了校园安全保障能力和师生生活便利性;以物联集控平台提升了我校教学和管理效率;并且主动开放产业资源,为我校学生提供横向课题、实习培训、大赛辅导等多元支持,让学生在校就能对接产业前沿。这份合作不仅为我校数字化发展筑牢根基,更以“技术+人才”双轮驱动完善了校园生态,也让我们对未来深化合作、打造全国职业本科智慧校园标杆、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有信心。
在青岛,海纳云打造的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以青岛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为数字底座,横向汇聚审批、发改、自规等跨部门业务数据,对接打通住建局12个专项信息化系统;纵向贯通省、市两级30余个业务系统,整合近4800个建设项目,共建智慧工地、智能建造、数字造价等专项平台,形成覆盖工程项目、企业、人员的的三级数据资源体系,服务超14万用户,实现“一屏观全市”与“指尖办”的全流程赋能,构建了业务全链贯通、垂直生态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治理新范式。
▲海纳云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专家评语」陈宇新
上海纽约大学商学部主任、全球杰出商学讲席教授
作为专注城市应急安全监测的领先数字科技企业,海纳云生态品牌建设围绕“技术+场景”,展现出独特价值。其以“全生命周期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基础,深耕城市应急、住建、教育与环境等多个关键领域,构建了以场景化落地、数据智能与多方协同为特征的数字城市解决方案体系。海纳云生态品牌建设的亮点,在于打通2G与2B双向路径,推动从传统管理向智能服务跃迁:在青岛数字住建、南昌智慧校园等案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展望未来,海纳云可望服务更多的城市,以期进一步拓展其品牌生态圈,并促进合作伙伴和客户间更多的共创交流,推动形成以数据平台与AI能力为支撑,结合技术创新、社会价值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品牌发展路径。
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海纳云正将国内复杂场景验证成熟的场景生态与创新模式加速推向全球,在住建、应急安全等重点领域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标杆。
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建设中,海纳云通过BIM+GIS+IoT平台统一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工作流程,实现设计变更效率提升30%、施工冲突减少40%、质量隐患发现率降低60%,展现了生态方案在跨文化工程中的卓越适应性,为“中国建造”出海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式。
▲海纳云数字孪生技术助力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一号线建设
在连接运河两岸的巴拿马第四大桥建设中,海纳云融合BIM+GIS+loT等技术,通过数字化施工与智慧工地管理,有效管控工程进度与成本,打造了技术领先、多方共赢的基建新范式,展现出生态协作模式下智慧桥梁方案的可复制性与全球推广价值。
这种可复制的生态模式已成功拓展至桥梁、地铁、产业园区等重要基础设施领域。目前,海纳云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已在泰国、埃及、印度等10余个国家成功落地,成功将国内复杂场景中锤炼的技术生态与方法论转化为可配置、可持续的全球化解决方案。
这份实践成果也持续获得市场与行业认可:2025年,海纳云连续四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并跻身“中国隐形独角兽”行列。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学强调:“围绕为用户创造价值构建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生态品牌突破者”,海纳云将持续携手更多全球生态伙伴,以开放协同的生态化战略,助力城市实现更安全、更智慧、更具韧性的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