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地面约10米深的综合管廊里面有什么?一盘16吨电力缆线如何敷设入廊?近日,少荃湖城市副中心的梅冲湖路的电力缆线入廊现场,揭开了这些谜底。
在绿化带附近一处风井口处,整盘的电力缆线被缓缓拉伸,再经过风井口进入地下。
![]()
想进入十几米深的地下综合管廊,得小心翼翼爬下去,顺着爬梯向下几十个台阶,就进入了管廊内部,可容纳2到3人并排通行。
管廊里面灯火通明,由综合舱、电力舱、燃气舱、污水舱四个不同功能的舱室组成,每个舱室宽3米、高3米,管廊内修建了大量的支架,用于存放能源、供水、通讯、电力等各类市政管线,不同类型的管道井井有条。
新站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朱瑞介绍,这里正在为重点企业开展电力缆线敷设入廊作业,“一盘电缆约500米,重16吨。”在狭长的管廊里,缆线一头被钢丝绳系着,五六个工人抱着缆线缓缓前行,不时调整角度,缆线在滑轮和机械设备作用下进入管廊深处。
“相当于一点点地拽进去。”施工人员说,为了统一指挥敷设工作,每隔30~40米,就要安排一名工人定点检查,随时通过对讲机反馈入廊进度。
![]()
几十分钟后,在工人和牵引设备协助下,第一盘约500米的缆线成功敷设入廊,后期施工人员还要在支架上固定缆线,确保码放整齐。
本次敷设入廊的电力缆线总长36.8公里,接到企业电缆入廊需求后,区应急和城市管理局与管廊运营管理单位组建专项服务小组,结合管廊电力舱现有布局与企业用电负荷特性,制定电缆敷设方案,全程规避管廊内其他管线运行风险。
“同步优化审批流程,协调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施工,确保电缆敷设、测试、投运全流程高效衔接,有力保障了企业生产计划如期推进。”区应急和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全力保障重点企业关键生产设备顺利通电、按期投产。
![]()

近年来,新站高新区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行动,开展少荃湖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布局建设,建成地下综合管廊总里程36.2公里,已敷设电力、通信、给水等各类市政管线226公里,是目前合肥新建区域配置成网较为完善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之一,可有效避免空中管线蛛网密布、路面反复开挖等问题,在节省、改善城市空间的同时,有效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