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布局,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输效率,助力物流业实现提质增效与绿色转型,同时引领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提速,河南省出台了《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2—2025年)》。这一方案的落地,让不少物流从业者关注两个核心问题:河南该如何破解难题发展多式联运业务?当地多式联运物流平台有哪些?
![]()
一、河南多式联运行业痛点
当前河南多式联运发展虽有政策加持,但实际运营中仍面临不少梗阻,主要集中在标准、信息、枢纽三大维度:
1. 跨运输方式标准不统一,转运成本高企
铁路与港口堆场的标高不匹配、集装箱的载重偏移限制及规格存在差异,这直接导致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转换时,必须额外办理安全证明并进行换装操作。不仅增加了人力、时间成本,还提高了货物破损风险,严重拉低了转运效率。更关键的是,铁路运输要求单箱重量平衡,而水路运输则追求整船载重均衡,使得部分专用集装箱无法直接投入水运,进一步制约了联运顺畅性。
2. 信息共享存在壁垒,全程管控乏力
铁路、公路、水运等不同运输领域的企业,信息开放程度参差不齐,形成了“信息孤岛”。比如货物通过铁路运往内陆地区时,货主和物流企业往往只能获取基础的铁路在途信息,像装卸车的具体时间、货物实时位置等关键信息无法及时获取。这种信息断层,让全程一体化物流服务难以落地,严重影响服务质量与客户体验。
3. 枢纽布局衔接不畅,转换效率低下
部分港口、铁路货场与公路集散中心的规划建设缺乏统筹,布局分散、功能衔接不紧密。货物从一种运输方式转换到另一种时,需要经过多次短途转运,不仅延长了运输周期,还额外增加了转运成本,成为阻碍多式联运高效发展的“绊脚石”。
二、河南怎样发展多式联运业务
结合《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2—2025年)》要求,我国货运物流“多小散弱”的局面已得到一定改善,但作为现代物流发展方向的多式联运“一单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存诸多待解问题。推进“一单制”,核心是依托一份多式联运单证,实现托运人“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次保险”,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承担全程责任的一体化运输服务模式。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打破信息壁垒,让多式联运信息“联起来、通起来”。
方案明确提出,要支持铁路、港口、船公司、陆港等具备一定信息化基础的骨干企业,转型为多式联运信息集成服务商。通过整合不同运输方式的信息数据,打造“一站式”业务办理系统——货主和企业只需登录一个系统,填报一次运单数据,就能完成全流程多式联运业务办理。这种模式能大幅压缩冗余环节,减少重复填报单据的麻烦,从根源上提升联运效率。
![]()
三、河南多式联运物流平台有哪些
多式联运凭借整合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优势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方向。在河南本土及服务河南市场的平台中,好伙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脱颖而出。作为领先的物流数字化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好伙伴旗下的多式联运平台,借助AI算法实时分析城市交通流量、订单分布及运力储备情况,动态规划最优配送路线,不仅有效降低了车辆空驶率和油耗成本,更让车辆利用率提升超过30%。
从货物集货、智能分拣到终端配送的全流程,好伙伴平台通过关键技术创新,具备了弹性扩展与快速开发能力,能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制高效、智能的多式联运解决方案。目前,好伙伴的客户已广泛覆盖新能源、大宗商品、钢铁、冷链等多个重点行业,业务范围辐射全国。这些跨行业的成功案例,充分印证了其产品在复杂业务场景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正大力推动铁路、大型公路运输、水路、航空等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提升跨运输方式的货运组织能力并承担全程责任;同时鼓励货运、货代、金融机构等组建多式联运企业联盟,实现信息互通、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如果企业想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了解更多适配河南市场的多式联运解决方案,可直接联系好伙伴客服获取详细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