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司法保护促推共建六大保护新格局”研讨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举行。
![]()
会议聚焦“司法保护促推共建六大保护新格局”主题,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审判及延伸职能、推动织密未成年人六大保护“防护网”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现将会议研讨情况综述如下。
![]()
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彭志娟在议题解读中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作出了专门部署。如何进一步推动“六大保护”深度融合、协同发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防护工程,是党和人民在新时代交给人民法院的重要命题。浦东法院在审理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矛盾易激化的校园纠纷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权争议的离婚案件等案件时,深切感受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法院作为司法保护的组成部分,希望在推动“六大保护”联动协同中发挥更多作用。
![]()
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司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维俭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当前少年法治面临的问题是系统性的。首先是理论方面的问题,专业、深入、系统研究少年法治问题的学者非常少,相关理论研究匮乏。反映在实践中,难免出现认知偏差。在专业领域,对少年法的核心概念存在误解,比如“少年越轨”概念本身就是对传统刑事法概念的革命,然而我们仍然以“少年犯罪”“少年罪错”作为核心概念。少年法源于刑事实证学派理念,强调针对犯罪原因采取系统对策,从产生之初就带有不同于民法、刑法等部门法的独特基因。要呼吁设立独立的少年法院,完善社工体系,重视社会调查,上下联动,不断提出呼吁,加以论证,有效推动相关工作。
![]()
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苹呼吁,希望社会各界给予未成年人加倍的关注,虽然未成年人只占社会体量的百分之二十,但他们代表着社会的未来和全部希望,再多的关注和细致的保护都不为过,久久为功,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未家庭副庭长杨斯空指出,上海法院少年法庭已经成立四十周年,未成年人审判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上海法院在创新、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实践中,关于刑事、行政案件收案程序、合议庭人员组成、法律适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难题,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
浦东新区公安分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孙伟结合工作实际,建议一是聚焦履职担当,以专业执法筑牢司法保护防线,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深化协同帮教矫治,探索特色青少年保护路径;二是直面实践瓶颈,以问题导向明晰治理方向。当前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仍存短板:“专门教育”和“专门矫治教育”的适用标准重叠模糊、异地学籍涉案人员矫治“落地难”、专门教育“效力弱”;三是聚焦协同发力,推动“六大保护”深度融合。进一步明晰认定标准,建立健全跨区域协作机制,优化专门学校入学机制。
![]()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学生媒体发展中心副主编吴永安建议,从外在环境和内在成长两个方面完善对青少年的社会保护,一是继续着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的法治环境,特别是在所有涉未成年人的无论学习场景、生活场景、社交场景、网络场景等各个领域;二是充分发挥家、校、社各种资源联动,开展如“春天的蒲公英”一类的普法教育原创活动,加强教育引导,帮助青少年从自身思想认识上学法懂法守法,发自内心的树立法治意识;三是加大对成年人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查证、打击和惩戒力度。
![]()
资深媒体人、心理疏导专家梦晓认为,未成年人问题应结合生理和心理角度综合审视。从生理角度来看,负责“前瞻性记忆”的人类脑前额叶在十岁左右第一次迅猛发育,自此未成年人开始有主观做主意识。但脑前额叶第二次迅猛发育期要到二十岁左右,这就导致未成年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心理与生理并非同步发展,这对家长、社会在未成年人评判、认知、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呼吁全社会合力打造未成年人成长的三大基石,即家庭关系(安全感)、自我成长(耐挫力)、社会融合(价值感)。
![]()
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研究会委员、中国婚姻法学研究会理事贾明军结合自身执业领域,分析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实务工作中的三个核心领域:一是探视权人身保护令的适用,依托人身保护令与人格权禁令制度,快速化解侵犯探视权、损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纠纷;二是监护权的全周期保障,针对婚内或离婚后因父母教唆等原因导致的探视阻碍问题,通过婚内监护权诉讼等方式,切实维护父母的监护权利与未成年人的被监护权益;三是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保护,例如父母早年赠与子女的财产,在父母企业经营恶化承担连带责任时能否行使撤销权等实务难点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索明确。
![]()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杨旭展望未来少年审判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一是围绕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系统升级保护机制;二是加强涉未成年人的调解工作;三是探索涉外未成年人案件审理机制;四是科技赋能司法审判;五是培养专业人才体系,建立跨学科专家库;六是进一步深化数字赋能,推动数据互通。
![]()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如意提出,将开展与浦东法院的深度合作,引入专家资源,通过实践研究、交流研讨及智库共享,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及婚姻家庭领域的司法与社会工作的深度协同,共建一张更加严密但又温暖的未成年人保护网。
![]()
浦东新区育华(集团)学校校长蔡卫军介绍了专门教育的相关情况。实践中,在判定专门教育和专门矫治教育的实施上能够明确区分,分歧不大,但在操作层面存在一些困难,希望各界协同做好未成年人进入专门学校的评估和入学工作。
![]()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法务经理徐华指出,近年来,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违法违规内容时有出现,如网络欺凌、将未成年人喜爱的事物作为载体包装和美化不良亚文化等。哔哩哔哩公司在日常经营中,一直严抓内容审核,筑牢安全防线,切实阻断不良内容的传播路径。通过不定时开展各类专项行动,深入清理站内有害信息,严肃处置违法违规账号,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未家庭副庭长顾薛磊在点评发言中指出,各位嘉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剖析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框架和实施路径,也提供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多种宝贵视角。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法院在这一领域的作用不可或缺,上海法院将始终坚持以未成年人最佳利益为出发点,同时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继续携手共进,为未成年人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建龙对会议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司法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重要机制。同时,“六大保护”各主体都要有把自己作为最后一个环节的责任心,要突出专业分工、强化协同配合,共同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线索提供丨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
会议整理丨安珊
本版摄影丨董雪皓
责任编辑丨陈卫锋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