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的蚝香漫过“浪潮涌・渔获满”的主题展板,市民们围站在李锦记展位前,津津有味了解着蚝油制作的技艺,这是“时和年丰——2025 年非遗专题系列活动” 中的鲜活场景,也是李锦记践行“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 使命的生动实践。作为蚝油制作技艺的省级非遗保护单位,这个百年品牌正以坚守与创新,让非遗从历史深处走向当代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在于承载文明基因与生活智慧。饮食类非遗作为其中最具烟火气的分支,藏着民族对味道的坚守、对自然的敬畏。2022年李锦记蚝油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凝结着岭南先民“靠海吃海”的生存智慧与匠心传承。而这份传承的接力棒,在李锦记手中已传递了五代人,从1888年创始人李锦裳在珠海南水镇意外发现蚝汁的鲜香,到反复摸索出“养殖生蚝、选料开蚝、熬制蚝汁、秘制蚝油”的核心工序,再到第三代传承人李文达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李锦记百年间始终坚守“生蚝必须鲜活、蚝汁必须优质、辅料必须顶级、熬制必须卫生”的“四个必须”原则,让蚝油从渔家风味升级为享誉全球的调味品。这种坚守,恰是非遗保护的核心要义——让技艺不失传、味道不变质、文化不褪色。
在近日“时和年丰”活动的非遗市集上,李锦记用创新方式让非遗“活”了起来。9月21日至22日的“浪潮涌・渔获满”主题专场中,李锦记将百年工艺拆解为可看、可感、可尝的体验场景,现场展示“蚝油制作技艺”,并陈列多款李锦记蚝油产品以供试吃,同时推出非遗限定文创产品及非遗小吃蚝味温蛋,大受入场消费者欢迎。这种“技艺展示+产品体验+文创延伸”的模式,打破了非遗与大众的距离感,这背后,是李锦记对非遗保护的深刻理解:保护不是封存,而是要让传统技艺在当代生活中找到扎根的土壤。
![]()
从企业传承到行业引领,李锦记的非遗实践早已形成体系化力量。作为中国烹饪协会非遗事业推进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李锦记不仅深耕自身技艺传承,更主动参与行业非遗保护。2011年举办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论坛,2015年携非遗美食亮相德国柏林“感知中国”活动,2020年推动蚝油技艺入选新会区级非遗,2021 年升级为江门市级非遗,最终在2022年跻身省级非遗名录。这种从地方到省级的申报历程,见证了品牌以企业之力推动文化传承的决心。
李锦记始终相信,非遗保护的终极意义,在于让文化基因代代相传。当137年的品牌历史与非遗技艺深度绑定,当古法工艺通过市集体验、产品创新走向大众,当“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使命转化为具体行动,李锦记的蚝油制作技艺便不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融入餐桌的味道、可感可知的文化。从广东省非遗馆的热闹展位,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厨房,李锦记用一瓶瓶蚝油证明:非遗保护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当企业以匠心为笔、以市场为纸,便能书写出文化传承与商业发展的双赢篇章,让中华饮食文脉在时光中不断生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