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项目故事。在济南做水利监测的老周,以前最头疼的就是河道设备的供电问题,从城区段到郊野段,10多公里的监测线路,硬生生让他和同事们折腾了3年。
老周负责的河道监测项目,要靠水位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回传数据,可传统市电供电的坑一个接一个。城区段布线得协调市政,穿越道路和建筑,单公里改造费就不少;郊野段更麻烦,河水冲刷、施工破坏,电缆动不动就断,每次维修都得停水停监测,关键水文数据一丢,后续调度决策都受影响。有次汛期,城区用电负荷波动大,监测设备反复重启,等恢复正常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水位记录时段。
更闹心的是运维成本,一年下来电费、电缆维修费加起来是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设备一停,数据连续性就断了,对水利调度来说等于“睁眼瞎”。老周和同事们试过不少办法,调整布线路线、加强电缆防护,可问题还是反复出现,始终没根治。
去年9月,项目决定换成太阳能离网供电系统,后来老周跟我们说,他一开始还挺忐忑的,心想:“济南扬尘多、雨季还常涨水,这系统能扛住吗?”直到设备安装调试完,他才彻底放下心来。
![]()
济南河道检测项目现场实拍
这套系统选的是高效单晶硅板,表面有抗污涂层,就算城区扬尘大、郊野多雾,也不影响发电;300AH的储能电池能存够富余电能,阴雨天也不怕断供。更贴心的是部署设计,太阳能板架在河岸开阔地,可调节支架能避开建筑遮挡和河水冲刷;设备箱做了防水防涝处理,就算汛期涨水也没影响。
投运后的数据让老周惊喜:监测设备重启率直接降到0,数据回传率100%,再也没出现过因为供电问题丢数据的情况。而且不用缴电费,运维也简单,以前半年就得修一次的电缆,现在几乎不用管。
现在老周巡河时,看着河岸上静静发电的太阳能板,心里特别踏实。对水利人来说,稳定的供电就是数据的保障,而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光伏科技,不仅解决了多年的老大难,更让每一次水文监测都有了靠谱的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