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在边境上处于激进强硬姿态的印度,突然着急与中国展开永久性边界谈判,印度防长更是在前段时间直言,中印边境应该尽快永久划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印度为何突然转性了呢?
![]()
中印边界争议
中印边界划分的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的核心症结之一。中印边界全长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以喜马拉雅山南麓与阿萨姆平原交界处为界,我国在山脉以南拥有超9万平方公里领土,中段沿喜马拉雅山脉走向为界,处在不丹与尼泊尔之间,我国在此处的关键边境战略重镇亚东县便位于锡金与尼泊尔之间,以南不到百公里则是印度的七寸西里古里走廊。西段边界则沿喀喇昆仑山脉走向,以西曾是中国故土拉达克,如今被印度控制,成为印控克什米尔的一部分,这是一条中印历史上通过行政管辖范围,形成的传统习惯线。由于英国殖民时期私自非法勘界,侵占我国领土,后来印度独立后,以继承英国殖民遗产为由,导致中印长期存在边界纠纷。比如印度在东段以英国在1935年伪造的麦克马洪线为依据,对藏南提出主张,这条伪边界将中印原本边界从阿萨姆平原北部边缘向西藏方向推进150公里,划在喜马拉雅山山脊分水岭上,伪界线全长1700公里,涉及门隅、珞隅和察隅三部分领土,但我国自始至终从未承认这条边界的合法性,印度却在1962年后,仍占领藏南大部分地区,并通过设立阿鲁那恰尔邦,鼓励移民、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军事部署等方式, 试图将占领藏南合理化。
![]()
在西段则有一条约翰逊线,同样是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产物,后成为印度侵占中国领土的借口,这条伪界线,将中印传统边界从喀喇昆仑山脉向北移至昆仑山脉,导致包括阿克赛钦在内的3万平方公里土地产生争议,1962年后,阿克赛钦被我国牢牢掌握在手中,但印度仍不放弃在边境挑起事端,比如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一度导致中印边境谈判陷入停滞。
过去数十年里,在边境问题上,印度一向十分强硬,关于谈判则表现的非常消极。但如今却突然变得积极,中印边界谈判也达成了一定共识。
印度为何开始急于推进边境谈判
首先,中国近年来在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代际优势,新藏公路建成后,经阿克赛钦,为新疆与西藏的沟通提供了一条便捷通道,同时公路串联班公湖、加勒万河谷、狮泉河等战略要地,将重装部队在边境的投送时间从周级压缩至小时级,极大提升了后勤补给效率。
![]()
墨脱公路、丙察察公路从北、东等方向深入藏南,为我国在喜马拉雅山以南的物资运输效率提高了数倍,加上可起降运20大型运输机的林芝机场,以及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已经成立有限公司的新藏铁路等,未来将在整个西南边境,形成一道立体交通网,用基建构筑战略屏障。同时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也已经动工,作为我国在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最大水电工程,未来建成后,发电量将是三峡的三倍,可进一步提升边境的经济建设和人口活跃度,从而巩固和加强我国对边境的控制能力。
反观印度,虽然动静不小,又是向边境增派兵力,又是投资搞建设,但基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比如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建设的所谓全天候战略公路DS-DBO公路,全长323公里,几乎与中印实控线平行,这条公路将拉达克首府列城的印军驻地与其北部的空军基地斗拉特别奥地相连接,并与班公湖等地区形成主干道交通网,意图加强在边境的行动效率,但冬季仍会因恶劣天气封路,一封就是大半年。包括其他边境机场、道路等,时常会因为天气和环境问题成为摆设。中印这种悬殊的力量对比,导致印度不得不考虑继续在边境上耗下去需要付出的代价。
![]()
其次,印度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正在成为战略枷锁,202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204.8亿美元,其中印度对中国贸易逆差达到了416亿美元,尤其是电子元件、机床、电动车零部件等高端制造领域,都需要中国供应,这一情况导致印度自身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弱,在面临经济安全困境情况下,印度将边境谈判当成缓解两国贸易关系的重要选择。再就是美印关系的变化,也是印度战略态度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印度急于与中国开展永久性边界谈判,是内外部多重压力影响下的选择,虽然无法断定接下来印度是否会继续反复无常,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边境掌握的绝对优势已成事实,这也将是未来划定对话基本框架的核心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