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家应该经常看到,“五代十国”这四个字,大概知道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时期,但对它的了解却并没有那么清晰。
![]()
在说朝代的时候,常常会说“唐宋元明清”,但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唐朝到宋朝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时期,那就是“五代十国”!
![]()
先简单介绍一下五代十国究竟是什么?
![]()
首先,我们先清楚一个概念,在历史上,所谓的中原地区,作为当时的“我国疆域”。
![]()
而我们所有的朝代更替,都是在这片中原地区上,当然它在不同朝代时,所代表的领土大小是不一样的。
![]()
假设这片中原区域或者说这片疆土我们称呼为A,A是我们国家的领土,但A的大小在不同朝代是有所不同的。然后除了A以外的领土,都是当时所谓的外国,或者说敌国。
![]()
在A的这片土地上,朝代进行了更迭,即唐代,然后是五代,然后是宋代。(当然在唐代之前还有很多朝代,咱现在就从唐开始说)
![]()
我们可以看到五代是在唐朝和宋朝之间,就是在这两个大的统一王朝之间,存在五个更迭的小的朝代,称为五代,五代具体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为什么五代都叫“后什么”呢,是因为在他们建国用这个国号之前,历史上已经出现这个国号了,所以史学家为了区分之前的朝代和现在这个,所以加了一个“后”字。
![]()
说的比较废话,是担心有朋友不理解,实际上就是唐朝灭了之后,朝代变成后梁,后梁被灭,变成后唐,后唐被灭变成后晋,然后是后汉,然后后周,最后后周结束,变成宋朝,所以五代之间是更迭的关系,不是共存的。
![]()
而十国呢,是当时不在A这片土地上的周围小国-“外国”,其实不只十个,是很多个小国,大概十多个。而十国和五代的关系,是共存的。
![]()
简单总结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大分裂时期,唐朝灭亡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五个短命王朝,同时在南方和北方山西地区并存十余个割据政权的时代,其特点是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
![]()
五代十国出现的背景,主要是由于唐朝的崩溃。
![]()
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中央权威一落千丈,地方上出现了许多手握重兵、掌握地方军政财政大权的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
节度使就是在某个地方,手握重兵的那个统领,可以理解为一个地方老大,有很多兵的那种。
![]()
唐朝皇帝逐渐沦为傀儡。最终,在907年,最强大的节度使-朱温,逼迫唐朝最后一位皇帝禅让,建立了朝代:后梁,唐朝正式灭亡,历史进入五代十国。
![]()
然后咱们来了解一下,“五代”是如何开创的?
![]()
首先,宣武节度使朱温逼迫唐朝最后一位皇帝禅位后,建立了后梁,这是五代的开始。
![]()
然后,沙陀族人李存勖灭了后梁,建立了后唐;其父李克用是唐朝的沙陀族军阀,被封为晋王,与朱温争斗一生。以“复兴唐室”为旗号,实际上是继承其父的基业消灭了后梁。
![]()
然后,咱们重点说一下朝代后晋!石敬瑭,请记住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他就属于那个时期的“卖国贼”、“汉奸”!
![]()
本来是“自己家”里,互相打打架,争权当皇帝,但他为了夺取政权,向当时对于我们中原地区来说,所谓的敌国契丹(辽朝)求援,将重要领地“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然后契丹帮助他灭了后唐,建立了后晋。
![]()
关于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我在另一篇文章有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
然后石敬瑭的身份,本来是后唐第二个皇帝李嗣源的女婿和得力干将,第一个皇帝就是上面说的建立后唐的李存勖。
![]()
李嗣源是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勖称帝后对李嗣源各种戒心猜疑,最后李嗣源带兵夺权,成了后唐的第二个皇帝。
![]()
然后李嗣源也有个亲儿子和养子,亲儿子继位后也是猜忌养子,养子最后夺权,这个养子就是李从珂。
![]()
而李从珂对石敬瑭也是猜忌,石敬瑭便借助契丹灭了后唐,咱就是说,他们猜忌的看来都有一番道理。
![]()
接着咱说第四个朝代后汉:后晋求援契丹,最后却被契丹所灭,而此时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审时度势,在契丹北撤后,迅速称帝,建立了后汉,不过也仅仅只有四年。
![]()
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就是后周:后周是五代中最重要的一个朝代,两位皇帝(郭威和养子柴荣)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国力强盛,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郭威本是后汉的顾命大臣,后汉隐帝猜忌他,杀其全家,郭威被部下“黄袍加身”,起兵推翻了后汉,此举可以理解为陈桥兵变的前奏。
![]()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五代结束。
![]()
五代的特点:都在中原定都(主要是开封和洛阳),每个朝代寿命都很短,平均十几年,开国皇帝大多是前朝的节度使,通过军事政变上台。
![]()
“十国”是什么?
![]()
“十国”主要是指同时期在南方和北方山西地区存在的十几个割据政权。“十”是个概数,实际上不止十个,但主要有十个影响较大。
![]()
这些国家包括:前蜀、后蜀:统治四川地区,相对富庶安定。
![]()
南吴、南唐:统治江淮地区,经济文化繁荣。南唐后主李煜就是著名的词人。
![]()
吴越:统治浙江一带,注重水利建设,经济发展很好。
![]()
闽:统治福建。南汉:统治岭南(两广地区)。南平(荆南):一个小国,地处交通要冲,靠收取过往商税生存。
![]()
北汉:十国中唯一在北方(山西)的政权,是后汉灭亡后残余势力依靠契丹建立的。
![]()
十国的特点: 大多在南方,政局相对中原稳定,经济发展较好,文化繁荣。它们大多向中原的“五代”称臣,但保持内部独立。
![]()
五代的名字由来,是否有什么深意?
![]()
“五代”的国号(梁、唐、晋、汉、周)都不是新创的,而是全部沿用自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强大的统一王朝或显赫的古国名,以彰显其正统性或合法性。
![]()
后梁这个国号的由来:战国七雄中有“魏、赵、韩”三家分晋,而“魏”是当时的强国,后因迁都大梁又称梁。开国皇帝朱温曾被唐朝封为“梁王”,故以“梁”为国号。
![]()
后唐这个国号的由来: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家族(赐姓李)自认为是唐朝皇室的忠臣和继承者,故直接沿用最强盛的“唐”为国号,意为恢复大唐基业。
![]()
后晋这个国号的由来:春秋时期的“晋国”是强大的诸侯国。开国皇帝石敬瑭在称帝前是“太原侯”、“北京(太原)留守”,太原正是古晋国之地,故以“晋”为国号。
![]()
后汉这个国号的由来:开国皇帝刘知远声称自己是东汉显赫的“中山靖王”之后(与刘备的说法类似),故沿用强盛的“汉”为国号,意在复兴汉室。
![]()
后周这个国号的由来:战国之前有“周”朝,是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王朝。开国皇帝郭威自认为是周朝虢叔的后代,故以“周”为国号。
![]()
为什么前面要加个“后”字?这是后世史学家为了区分而加上去的。
![]()
因为历史上已经有过梁朝(南梁)、唐朝、晋朝、汉朝、周朝,为了不混淆,就在这些短命的王朝前加“后”字,称为“后梁”、“后唐”等,表明它们是“后来出现的梁/唐/晋/汉/周”。
![]()
不知道说了这么多,大家对五代十国的概念,是否清楚了?
![]()
后面会再聊聊,后周到底为何灭亡?后周大将赵匡胤如何建立的宋朝?如有兴趣,可持续关注。
![]()
故事分享结束,祝您生活愉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