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最终还是没站在全运会女子单人十米台的跳台上。
![]()
当这个消息传来时,原本刷着“全陈大战”话题的网友,没有骂声,反而纷纷留言“全妹好好休息”——因为比起一场可能拼得遍体鳞伤的比赛,大家更怕的,是那个16岁的小姑娘,把自己的未来,赌在一场不必要的内战里。
![]()
一周前,央视体育新闻还在说,全红婵报名了全运会三个项目:单人、双人、团体。这个消息像颗火种,点燃了所有跳水迷的热情——自从2021年东京奥运会,14岁的全红婵以“三跳满分”拿到金牌,陈芋汐拿到银牌。
![]()
两人的每一次对决,都被称为“神仙打架”。尤其是这次全运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作为东道主的“小太阳”,全红婵的单人项目,几乎是所有人最期待的“重头戏”。大家都等着看,那个曾经从十米台跳下来像“小炮弹”的全妹。
![]()
能不能再一次用满分征服全场。可就在开幕前的最后一天,教练组的一句话,打破了所有期待:“全红婵放弃单人项目,只参加团体和双人。”这个决定太突然了,以至于有人以为是玩笑,直到全红婵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发了条消息。
![]()
“我想好好养养肩膀,下次再跳单人给大家看。”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那个总是笑着说“我不怕”的全妹,其实也有“怕”的时候。她怕的不是输,是输了之后,再也跳不起来。全红婵的“怕”,藏在她的肩膀里。
![]()
16岁的她,正处于发育期“叛逆期”:身高窜了10厘米,体重增加了8斤,以前做起来像“本能”“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要重新调整重心。有时候练完单人项目,她会坐在台阶上,偷偷揉肩膀那是2022年练难度动作时留下旧伤。
![]()
最近因为发育期的变化,又开始疼了。教练说,她现在跳单人,每一次入水都要咬着牙,因为肩膀的疼痛会扯着整个后背,像有人在拉一根生锈的弹簧。如果非要拼,她当然能跳,但跳完之后,可能要养三个月的伤。
![]()
影响明年奥运选拔赛。而更关键的是,她已经不需要再用一场内战来证明自己了。2021年陕西全运会她以419.25分拿到单人冠军,比陈芋汐多了19.5分;2022年世锦赛她拿到了双人金牌;2023年世界杯她拿到团体金牌。
![]()
她的荣誉柜里,早就有了“全满贯”的雏形——她缺的不是一场全运会的单人金牌,是“能跳十年”的身体。省队的领导说,这个决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果”。作为东道主,全红婵要是完全不参加,肯定对不起家乡的观众。
![]()
但单人项目的压力太大了——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她,要是输了,肯定会有人说“全红婵不行了”。可双人和团体不一样,有搭档分摊压力,就算没拿金牌,也不会有人怪她。更重要的是,全红婵不是“比赛机器”,她是“国民妹妹”。
![]()
大家喜欢她,不是因为她每次都拿金牌,是因为她笑着说“我想跳得更,是因为她拿到金牌后蹦蹦跳跳找教练要糖吃的样子,是因为她把“想赚大钱给妈妈治病”的心里话挂在嘴边的样子。把她从单人项目的“火坑”里拉出来。
![]()
不是保护“资产”,是保护一个孩子的“初心”。全红婵站在团体赛的跳台上时,还是像以前一样蹦蹦跳跳。她穿着红色的比赛服,扎着高马尾,对着镜头笑:“团体赛有队友一起,我不怕。”台下的观众喊“全妹加油”。
![]()
声音比任何一次单人比赛都响。有人举着牌子,上面写着“全妹,我们等你”,全红婵看到了,笑着挥手,然后转身走向十米台。她站在那里,像一只准备起飞的小鸟——翅膀还没完全长硬,但已经学会了“慢慢来”。
![]()
全红婵的退赛,不是退缩,是清醒。就像她曾经说的:“我想跳得更久。”现在的放弃,只是为了让“更久”,变成“更久更久”。而我们,只要等着,就好。等她养好了肩膀,等她调整好了状态,等她再一次站在单人十米台的跳台上。
![]()
笑着说:“我准备好了。”那时候,我们会再一次,为她欢呼。全红婵的退赛,不是结束,是开始。就像她从十米台跳下来时,总是要先吸一口气——现在的她,只是在吸一口气,为了下一次,能跳得更远。而我们,只要等着,就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