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事情还是照中国预料的那样。日韩这对“相爱相杀”的老邻居,居然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下,又走到了一起。只是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握手言和”的大戏还没演完,就被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给“整崩”了。
10月30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庆州会面。原本大家都以为,这俩人见面会火药味十足,毕竟高市早苗是出了名的右翼鹰派,参拜靖国神社那是年年不落;而李在明当年竞选时打的就是“反日”牌,说要清算历史账、要日本道歉。
结果没想到,剧情来了个180°大转弯。李在明不仅没吵架,反而笑着说想明年访问高市早苗的老家奈良县,甚至当众夸她是“优秀又出色的政治家”,还说两人“想法完全一致”。
这话一出,韩国民众直接懵了。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调侃:“原来反日也是阶段性的?”甚至有人怀疑,李在明是不是受了美国的“外交指导课”。
![]()
其实说白了,这只是李在明在记者会上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他说:“高市首相作为个人和作为国家管理者,是两回事。”意思很明显:坐上那个位置以后,私人恩怨都得为国家利益让路。
别看他们表面客客气气,其实背后全是算账。韩国和日本最近都被美国按着头签了各种不平等协议,要买美国能源、要投美国产业。韩国三年要买1000亿美元能源,还要投资3500亿去美国造船、高科技行业;日本也差不多,被要求投资4500亿美元。
![]()
这账一算,好家伙,日韩俩加起来差不多快上万亿美金了,这不是明晃晃的“保护费”吗。这中间还不包括美军驻扎、芯片供应链等各种隐性支出。日韩都明白,再这么被美国薅下去,迟早被掏空。
![]()
所以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先抱团取暖”。你打不过美国,那咱俩先别互相掐了,先合起来对外扛扛。更何况,日韩在科技、能源、汽车产业上确实互补,日本设备强、韩国制造快,合作起来也算顺理成章。
于是两国领导人干脆心照不宣地避开敏感话题,什么独岛、慰安妇、劳工赔偿这些老问题,一个字都没提。反而全程只谈经济合作、技术交流。三星更是宣布投资300亿日元在日本横滨建新研发中心,就是信号之一。
一时间,日韩仿佛进入了“蜜月期”。
![]()
不过好景不长。刚和韩国握完手,高市早苗就“祸从口出”。
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结束后,她欣然接受了美国媒体采访。结果又老调重弹,说什么“中国威胁论”,还强调“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对日本安全很重要”。
这话一出,外交气氛立刻紧张。更离谱的是,她还会见了台湾地区代表林信义,还在社交平台发照片,配文居然写着“总统府资政”,这直接踩到中国的红线。
要知道,她前脚才在公开场合承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后脚就搞这一出,这不是外交“自爆”是什么。
![]()
结果第二天,中国外交部点名批评高市早苗,措辞相当强硬。发言人直言:“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请不要装健忘。”要知道,点名日本首相级别人物,这在中日关系里非常罕见。
但高市早苗的这一口“雷”炸得最惨的,不是她自己,而是李在明。
他刚刚夸完人家是“出色的政治家”,结果对方转头就整出外交风波。韩国民众看得目瞪口呆,评论区都快炸了:“这友谊小船,刚下水就翻了!”
对李在明来说,现在简直是左右为难。他原本想走一条中美日“三角平衡”的路——靠近日本,是为了联合应对美国经济压力;稳住中国,是因为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连续21年排第一。
但高市早苗的这一波“踩线”,等于直接把韩国推到了风口浪尖。如果继续亲日,就是默认日本那一套说法;可要是站中国这边,美国和日本又肯定翻脸。
这就的韩国就是谁也不想得罪,但似乎谁都得罪了。
从表面看,日韩这次是“握手言和”;但更像是一场被逼出来的“利益联姻”。
高市早苗的这次“暴雷”,不仅暴露出日本政坛依旧在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也再次提醒所有人:东亚的外交舞台,从来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算不完的账。
未来日韩到底是继续“假合作”,还是又回到互掐老路?没人敢打包票。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看得很清楚:咱不凑热闹,稳住自己,就是最强的底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