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剧之前,一直以为片名取的是“树影斑驳”之意,也就是这个案件被笼罩在斑驳的树影之中,时明时暗。看剧之后,发现“树影”指的是本剧案件侦破的新结构。
片头有一个树影覆盖胡同片区的画面,清晰地展示了树影在形状上的特征——它一开始只有主干,随后向两边散开无数分支。
和很多悬疑剧不同,《树影迷宫》一上来就用2012年的段落挑明了案件并未在1994年告破,也挑明了全剧只有这一个案子、一个凶手。没有案中案,也不是单元案件,更不会有卧底之类的人物身份反转,本剧主打的是“一案到底”。
一个案子怎么能撑得起18集的体量呢?靠的便是“熟人犯罪”所带来的树影状叙事结构。
![]()
井中女尸出现在冉曦所管理的十四条胡同所构成的片区里。对于平日里总忙活于解决邻里纠纷、寻猫找狗的片警而言,这种命案就是顶天的大案。它就像树影的巨大主干,一下戳在那里,避无可避,扎根心底十八年。
通过对犯罪手法和案发环境的分析,本案有着鲜明的熟人犯罪特征。凶手要么是住在片区胡同里的人,要么是刚来片区却已经摸熟了各条胡同的人。总之,这个人一定不是陌生人,而是一个熟人。只不过大家熟的是他的外表,而不是内心。
于是,追查这起案件,就变成了给熟人“扒皮”。每个不经意的线索都得追查,每个有疑点的人都得深入询问,直至戳破其谎言。
可是,谁还没点儿秘密呢?不少人在排查询问时撒谎,想掩盖的并非自己与井中女尸案有关,而是为了掩盖自己做过的其它丑事罢了。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理发店的二勇。他确实在赵赶鹅挨家排查做笔录时撒了谎,也很快就在冉曦的手段面前服了软。可是他想掩盖的,是他与黄慧(马苏 饰)的偷情。这种家丑,甚至连二勇的妻子都不想外扬。
于是,这条分支走到底是“死胡同”,就必须掉头回来,回到主干。而这种分支太多了。首播六集,嫌疑就已经先后指向井盖盗窃团伙、垃圾站变态老捡、已被收监的罪犯孟晓星、养蚂蚁的武疯子等数人。
![]()
每个有嫌疑的人都得查,且每次查到尽头都得掉头回来。这可不就是一个有着树影特征的迷宫么?
而熟人犯罪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你查的这个嫌疑人,并不会简简单单地充当工具人。他/她的嫌疑洗清了,调查掉头了,可这次对分支的探索,已经无可避免地揭开了他/她的个人困境与悲剧。
最终,每一条树枝的尽头,留下的都是伤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