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梓毓
纳德拉与奥特曼罕见同框;英伟达 CEO 黄仁勋完成 10 亿美元股票出售;谷歌:安卓诈骗短信比 iPhone 少 58%;亚马逊 CEO 称大裁员与 AI 无关;OpenAI 回应筹备 IPO;大量京东外卖被免单?京东支付回应;英伟达计划向 Poolside 投资至多 10 亿美元;传“淘宝便利店”将上线;微软 Azure 与 365 服务突发中断;AI 假黄仁勋直播观看人数是真人 5 倍;YouTube 围绕 AI 进行重组;智源研究院发布悟界 Emu3.5……
行业热点
纳德拉与奥特曼罕见同框
10 月 28 日,美国微软公司和 OpenAI28 日发布联合声明说,双方签署一项新的最终协议,以期巩固合作关系,并为双方长期成功奠定基础。在 OpenAI 完成资本重组后,微软对 PBC 的投资权益被明确估值在 1350 亿美元,微软持有 OpenAI 约 27% 的股权。今年 6 月,微软 CEO 纳德拉在一次采访中罕见地承认:“我们和 OpenAI 的合作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当地时间 11 月 1 日,OpenAI CEO 萨姆·奥特曼 (Sam Altman) 与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 (Satya Nadella) 同框,深度讨论了 AI 行业的关键议题。
![]()
在这次对话中,Altman 详细阐述了 OpenAI 重组后的愿景。关于与微软的合作协议,Altman 澄清只有"无状态 API"独家保留在 Azure 平台到 2030 年,其他产品包括 ChatGPT 将在多个平台分发,这种安排对双方都有利。
关于算力需求这一核心话题,Nadella 则认为,"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算力过剩,而是电力问题,以及能否在靠近电源的地方足够快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可能会有一堆芯片积压在库存里却无法使用。"不过,两位 CEO 都认为算力过剩终将出现,但具体时间难以预测,可能在 2-6 年内,且这个周期会反复出现。
面对市场对 AI 投资泡沫的质疑,两位 CEO 用实际数据进行了有力回应。当主持人质疑一家收入 130 亿美元的公司如何支撑 1.4 万亿美元的支出承诺时,Altman 以算力与收入的关系作答:过去一年 OpenAI 的算力扩大了约 10 倍,如果再增加 10 倍算力,收入虽然不确定能否同步增长 10 倍,但相差不会太远。
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则从合作伙伴角度为 OpenAI 背书,表示 OpenAI 的每一个商业计划不仅完成了,而且都超额完成,其增长和业务执行力令人难以置信。Nadella 特别强调,微软对 OpenAI 的 135 亿美元投资都用于训练,没有计入收入,而 Azure 的收入纯粹来自 ChatGPT 的消费和 API 使用量,这是真实市场需求驱动的结果,有力驳斥了泡沫论调。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完成 10 亿美元股票出售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周五(10 月 31 日)披露的报告,黄仁勋于当周按既定计划出售了 2.5 万股英伟达股票。在本周出售后,黄仁勋完成了他今年 3 月份制定的、到年底前抛售至多 600 万股股票的计划。自 6 月开始售股以来,黄仁勋已累计套现超 10 亿美元。
![]()
6 月底他开始抛售股票时,这些股票的价值约为 8.65 亿美元,但由于市场对人工智能(AI)芯片的需求持续旺盛,此后股价已累计上涨超过 40%。
在本周的 GTC 大会上,黄仁勋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合作伙伴。周三时,英伟达总市值突破 5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而四个月前才刚突破 4 万亿美元关口。
谷歌:安卓诈骗短信比 iPhone 少 58%
谷歌在 2025 年 10 月 30 日的官方安全博客发文称,Android 在防止短信诈骗的能力上显著优于 iOS。
谷歌与 YouGov 对 5100 名来自美国、印度与巴西的智能手机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 Android 用户在一周内未收到任何诈骗短信的比例,比 iOS 高 58%;在谷歌自己的 Pixel 机型上,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Pixel 用户零诈骗短信比例,比 iPhone 用户高 96%。另一方面,iOS 用户在一周内收到三条或更多诈骗短信的可能性比 Android 用户高 65%。
另一方面,iOS 用户在一周内收到三条或更多诈骗短信的可能性比 Android 用户高 65%。
亚马逊 CEO 称大裁员与 AI 无关
10 月 28 日多家外媒均报道,亚马逊有一项万人级的大裁员。Amazon 首席执行官 Andy Jassy 对公司万人大裁员的原因给出了解释:既非资金问题,也与 AI 无关,核心原因是“企业文化”。
在 10 月 30 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Andy Jassy 回应分析师提问时表示,最近宣布的裁员“并非受财务因素驱动,目前来看也与 AI 无关,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同期,Amazon 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 13%,达到 1800 亿美元。
Andy Jassy 解释道,近年来 Amazon 不断增加员工数量、拓展办公地点与业务线,“最终导致员工规模远超以往,层级也变得越来越多…… 有时在不经意间,就会削弱那些实际干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根据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显示,Amazon 员工数量在 2021 年达到峰值,超过 160 万人;截至 2024 年底,员工人数约为 150 万人。
“这会导致管理团队的决策和执行速度变慢,” 他说道,“我们致力于像全球最大的初创公司一样运营,而这意味着要精简层级。”
尽管 Amazon 本周称,此次裁员更多是为了保持“灵活性”,以应对未来 AI 带来的效率变革,但裁员行动仍引发了人们对“技术取代人类工作者”的担忧。
OpenAI 回应筹备 IPO:不是我们的重点,没法确定具体日期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正在为 IPO 做准备,估值可能高达 1 万亿美元,这可能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 IPO 之一。
OpenAI 首席财务官萨拉·弗里尔(Sarah Friar)已向部分同事表示,公司目标是在 2027 年上市。但一些顾问预测,上市时间可能会提前至 2026 年末。
一位 OpenAI 发言人表示:“IPO 并不是我们的重点,因此我们不可能设定一个具体日期。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可持续的业务,并推进我们的使命,让每个人都能从通用人工智能(AGI)中受益。”
OpenAI 仍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公司估值约为 5000 亿美元。
在周二的一次直播中,OpenAI CEO 奥特曼也谈及了上市的可能性。他表示:考虑到我们未来的资本需求,上市是最有可能的路径。
OpenAI 日前宣布已完成资本重组,其非营利母体更名为“OpenAI 基金会 (OpenAI Foundation)”,持有新成立的营利部门“OpenAI 集团(OpenAI Group PBC)”价值约 1300 亿美元的股权,为未来上市铺平道路。
大量京东外卖被免单?京东支付回应:是 11.11 福利
10 月 30 日,晚 8 点过后,关于大量用户点京东外卖被免单的消息开始在社交平台刷屏了。
对此,京东支付回应称,“就想请大家吃饭”。原来,是京东支付对自家用户“开后门”——在 10 月 30 日 20 时至 20 时 01 分的 60 秒内,在京东外卖平台使用京东支付付款的用户,均可享受免单福利,最高免单金额为 50 元。
结合网友发布的信息来看,收到的免单短信中附有一个网页链接,点击链接进入后便是 100 万份免单的活动页,点击后直接就被免单了,使用京东外卖平台产生的外卖订单款秒到账户。整个过程十分丝滑。
有人“晒”出免单的意外惊喜,有人遗憾刚吃完晚饭没赶上这波福利,还有人诧异为何自己使用了京东外卖平台却没有遇到免单。正当网友们对于免单的触发条件猜测纷纷时,京东支付揭开了这场惊喜活动的“面纱”。
京东支付明确表示,是给用户准备的 11.11 福利。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免单集中在 10 月 30 日 20 时至 20 时 01 分的 60 秒内,用户在京东外卖平台点外卖时,需在结算环节使用京东支付进行付款,支付方式包括银行卡快捷支付、京东白条、钱包余额支付等。
英伟达计划向 Poolside 投资至多 10 亿美元
10 月 30 日,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英伟达计划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Poolside 投资最高达 10 亿美元,这笔交易预计将使后者的估值翻四倍。
消息人士称,Poolside 目前正在洽谈一轮新融资,拟以 120 亿美元的投前估值融资 20 亿美元。其中,英伟达计划出资至少 5 亿美元,若本轮融资顺利完成,英伟达的总投资额可能达到 10 亿美元。
据报道,Poolside 在最新一轮融资中已获得超过 10 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其中包括来自现有投资者的约 7 亿美元。
Poolside 是一家提供 人工智能驱动编码助手的公司,其产品能够帮助开发者提升代码编写与调试效率。
传“淘宝便利店”将上线:24 小时售卖商品
据晚点报道,淘宝闪购即将上线连锁便利品牌 “淘宝便利店”,24 小时售卖商品,包括百货、零食、酒水、3C 数码、母婴、美妆等各种品类,SKU 在 1 万个量级,丰富程度大约是普通便利店的三倍,半个沃尔玛的水平 —— 有点像只做线上生意的精品杂货店。
虽然名字叫 “淘宝便利店”,但淘宝闪购不会自己去开店,也不会控货。它以品牌授权的形式给符合条件的商家提供淘宝平台背书,也会给予流量、选品、供应链、配送等支持,商家需要按照平台设立的标准提供服务,比如 24 小时经营、拣货时长、问题订单率等等。
一位淘宝闪购人士称,现在品牌商家想做即时零售,但起码需要 1 万个前置仓才能覆盖全国,这显然不是单个品牌能解决的。他认为平台可以和综合闪电仓密切合作,让它们成为品牌商家做即时零售的基础设施。
季度财报发布前夕,微软 Azure 与 365 服务突发中断
日前,大量用户在 X(原 Twitter)、Hacker News、Reddit 等社交平台上报告称,微软 Azure 出现大规模故障,连 Azure 官网、microsoft.com 都一度无法访问。
![]()
根据故障追踪网站 Downdetector 的统计,仅数小时内,全球多个地区的报告就累计上千起报告,显示这次中断影响范围之广,堪称一次全球性事件。最初,微软官方公告将问题归因于DNS 故障,导致用户无法登录公司网络、访问 Azure Portal 和 Microsoft 365 服务。经过调查发现,真正原因是Azure Front Door(AFD,全局流量分发系统)的一次配置错误,DNS 只是“背了锅”。
微软确认,Azure 自 2025 年 10 月 29 日(周三)UTC 时间 16:00(太平洋时间 09:00)起出现大范围中断,预计要到当日 UTC 时间 23:20(太平洋时间 16:20)才能完全恢复。
尴尬的是,这次宕机恰逢微软发布 2026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之际(微软的财年并不与日历年同步,其 2026 财年从 2025 年 7 月 1 日开始到 2026 年 6 月 30 日结束)。财报显示,Azure 及其他云服务的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40%,成为微软在季度财报中披露的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
![]()
摩尔线程上市在即!IPO 注册获批
10 月 30 日,证监会同意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
![]()
从 6 月 30 日递交招股书开始,摩尔线程仅用时 4 个月,就快速通过注册。此次 IPO,摩尔线程计划募集资金 80 亿元。
摩尔线程成立于 2020 年 6 月,注册资本 3.3 亿元。实控人为张建中,截至仅 6 月 30 日招股书发布,控制公司 36.36% 股份。在创办摩尔线程之前,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从 2020 年诞生以来,这家公司就颇受资本市场关注,实现过「百天长成独角兽」的战绩。去年 11 月正式启动上市进程时,企业估值达到了 255 亿元。摩尔线程的主要业务是从事 GPU(图形处理器)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经营模式为 Fabless 模式。
AI 快讯
AI 假黄仁勋直播观看人数是真人 5 倍
10 月 28 日,黄仁勋在华盛顿的发布会后,英伟达股价达到 5 万亿美元,成为史上第一家市值跨越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达到了惊人的 5.05 万亿美元。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家的股市总市值。
在这场历史时刻,却出现荒诞一幕。
就在黄仁勋直播的同时,一场精心策划的 AI 骗局在 YouTube 上演:利用黄仁勋深度伪造技术生成的“假老黄”直播,目的是推广加密货币。而 AI 主播吸引的在线观众居然比官方高出近 5 倍。
![]()
百度文小言(原文心一言)5.0 版本再次改名为“文心”
百度“文心一言”App 于 2023 年 7 月 4 日上架 App Store,2024 年 9 月 4 日发布 4.0.0 版本并改为“文小言”。11 月 1 日,百度发布 5.0.0 版本,名称再次改为“文心”。
![]()
新版本提供搜索、创作、聊天、创意图片等 AI 能力。全方面覆盖搜索,支持多种提问形式,包括语音、视频、图片、文档等。新增魔法漫画功能,用户可将一张照片配上一句话生成多页漫画,并支持续写改写。
创意修图玩法升级,点击即可获取风格照片并定制创意。文本创作功能更放心,覆盖多种写作场景并深入查证校对资料。支持视频通话,涵盖多种定制化场景。新增视频生成功能,支持单图动起来和多图串联生成视频。AI PPT 功能支持上传参考文档和模板,定制化制作 PPT。
YouTube 围绕 AI 进行重组,向员工提供买断方案
YouTube 在 10 月 30 日宣布了一系列重磅消息,包括对公司进行重组以着眼于人工智能应用,并向美国员工提供自愿离职买断方案。
这是 YouTube 十年来首次对产品团队进行大规模重组。该公司表示,此次重组不会裁减任何职位,但对于考虑离职的美国员工,平台会提供自愿离职买断方案。YouTube 首席执行官尼尔·莫汉在周三通过内部备忘录向员工宣布了重组计划。产品团队将被整合为三个独立的部门,均直接向莫汉汇报。
根据重组规划,“订阅产品”团队将专注于 YouTube 音乐、YouTube Premium 以及 OTT 等订阅类服务。“观众产品”团队负责主 YouTube 应用、YouTube Kids、学习功能、信任与安全等面向观众的产品体验。而“创作者与社区产品”部门则以支持内容创作者发展、加强平台社区建设为核心任务。
这一结构调整旨在优化团队架构,更好地适配业务发展需求。莫汉在备忘录中指出,这是 YouTube 产品团队十年来首次进行大规模重组。此次重组标志着 YouTube 正将人工智能置于其业务的核心位置。YouTube 表示,此举是向公司专注人工智能的更广泛转变的一部分。
智源研究院发布悟界 Emu3.5
10 月 30 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BAAI)发布大规模多模态世界模型“悟界·Emu3.5”,它不仅能以惊人的逼真度模拟复杂的动态物理世界,还揭示了“多模态 Scaling 范式”的存在。
2024 年 10 月,智源发布了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悟界·Emu3”,该模型基于单个 Transformer 模型进行“下一个 token 预测”,无需扩散模型或组合方法,实现了图像、文本、视频的大一统。模型一经上线便在技术社区引发热议。
Emu3.5 继承并深化了 Emu3 的技术哲学:基于一个极其简单、统一的自回归预测目标“下一状态预测(Next-State Prediction,NSP)”,加上一个足够通用的模型架构,并在海量的多模态数据上充分训练。
从 Emu3 到 Emu3.5,模型规模从 8B 增加到 34B,视频数据训练量从 15 年扩展至 790 年,研究人员观察到一系列核心指标,包括时序一致性、跨模态语义推理、具身交互规划等核心指标,均有了显著提升。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不亚于当年 GPT-3 论文揭示语言模型 Scaling Law 的情景。
IT 业界
苹果换购计划被指“零元购”:预估 2900 元,实返 0 元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在苹果官网买新机参与换购活动,结果反被坑。网友表示,在苹果官网购买 iPhone 17 Pro Max(11999 元),用旧机 iPhone 14 Pro 抵扣,官方承诺抵扣 2900 元。但旧机寄出后,苹果单方面以“外部维修”为由,将 2900 元直接归零。
网友晒出的截图显示:折抵换购完成,预估的折抵返款 2900 元,最终折抵优惠返还金额 0 元。该网友还称,手机从未第三方维修,功能完好,但苹果方面拒不提供检测证据,且还拒绝归还原手机。网友认为,苹果此举为“霸王条款”:条款中“外部维修”定义模糊,且未明确告知“归零”后果,涉嫌侵犯知情权;旧机被扣留,相当于强行侵占个人财产,态度傲慢;客服沟通无果,仅重复“无法处理”,典型的店大欺客。
对此,评论区不止一人提醒网友,如不同意抵扣方案可申请退回。但网友回应,手机无法退回。同时,也有人评论称,“线上回收是第三方的。”网友回复,“那也是苹果管理出现问题,售后也有问题。”
上述情况并非个例,10 月初,有网友发文称,在参与苹果 Trade In 换购计划时,将旧的 iPhone 15 Pro 以预估 3200 元的金额进行折抵换购 iPhone 17 系列。并表示这台 15 Pro 在自己手里没出过故障,也没维修过,但苹果检测后以 “设备未经授权改动” 为由将折抵金额调整为 0 元。与此同时,评论区有人表示,自己也曾经历过这种情况。
华为 MateX7 大折叠配置曝光,排期暂定 11 月
10 月 30 日,博主 @数码闲聊站曝光了华为全新大折叠屏手机——Mate X7,内部代号为 Delphi,排期暂定 11 月。
据了解,华为 Mate X7 共有五款配色,分别为曜石黑、幻影紫、寰宇红、云锦蓝、云锦白。其内屏尺寸为 7.95 英寸,支持 2K 分辨率,表面覆盖 UTG 超薄柔性玻璃。
此外,华为 Mate X7 还将搭载麒麟 9030 处理器,配备更大容量电池,影像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出厂预装全新鸿蒙 OS 6 操作系统。
作为参考,华为 Mate X6 于 2024 年 11 月发布,外屏采用 6.45 英寸 OLED 屏,支持 1-120Hz LTPO 自适应刷新率,内屏为 7.93 英寸可折叠柔性 OLED,分辨率为 2440×2240,表面覆盖第二代昆仑玻璃,搭载麒麟 9020 处理器,配备 5110mAh 电池,出厂预装鸿蒙 OS 4.3 操作系统。
Character.AI 将禁止未成年人与其聊天机器人对话
10 月 30 日消息,在监管风暴与多起诉讼打击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Character.AI 周三宣布,将禁止未成年人在其平台上与聊天机器人进行对话。
该公司声明称,自 11 月 25 日起,将全面禁止 18 岁以下用户与平台上的聊天机器人进行开放式交流。目前用户可以创建并与这些虚拟角色对话,这些角色从热门电子游戏人物到亿万富豪马斯克的“复制体”不等。在禁令正式生效前,公司将先逐步限制未成年用户的使用时长,初期每日使用时长将先压缩至两小时,随后几周内将进一步缩短。这项决定意味着,曾以“角色扮演”走红北美青少年圈的 Character.AI,将被迫砍掉最具黏性的核心功能。
数据显示,超过 70% 的美国青少年曾经使用过 AI 陪伴型应用,而 Character.AI 正是其中最受欢迎的平台之一。目前,Character.AI 已为未成年用户提供了一个受限版本,使用不同的 AI 模型,并对访问角色类型和对话内容进行了严格限制。随着新规推出,公司计划强化年龄验证技术,以更有效地区分成人与未成年用户。Character.AI 表示,公司已构建了一个新的模型,并将启用身份验证初创公司 Persona 的技术,来执行这一流程。
会议预告
12 月 19~20 日,AICon 2025 年度收官站 · 北京见。两天时间,聊最热的 Agent、上下文工程、AI 产品创新等等话题,与头部企业与创新团队的专家深度交流落地经验与思考。2025 年最后一场,不容错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