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在经历一轮调整后,当前创新药的投资安全边际已较高,再叠加四季度国家医保谈判等利好催化,创新药的配置价值凸显。
文/每日财报 杨悦
10月底,经历了一波震荡调整的创新药板块再度起飞,10月 31日收盘,当天多只创新药指数涨幅均超3%,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单日涨幅3.71%,跟踪该指数的港股通创新药ETF南方(159297)等产品同样应声上涨。
消息面上,10月30日,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在延续医保目录常规调整机制的基础上,首次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市场认为,这有望为创新药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拉长时间来看,此次创新药板块反弹或非情绪修复的偶然,而是政策、估值与产业周期共振的必然。在经历一轮调整后,当前创新药的投资安全边际已较高,再叠加四季度国家医保谈判等利好催化,创新药的配置价值凸显。
短暂调整后,创新药仍是“黄金赛道”
创新药的灵魂在于“新”,新药、新疗法对适应症有着突破性疗效,将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甚至彻底治疗疾病。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相较传统化疗,PD-1相关疗法可直接将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升近3倍,3年无进展生存概率翻倍。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希望,也为创新药行业打开了高定价、较长专利期、厚现金流的“黄金赛道”。
今年以来,创新药成为资本市场上最亮眼的板块之一。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收盘,国证港股通创新药、中证港股通创新药等多只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均超80%,最高点时年内均实现了翻倍涨幅。
从资金流入来看,今年创新药主题ETF也成为了“吸金”神器,截至10月31日收盘,年内28只创新药主题ETF净流入额超500亿元。
不过,9月中旬以来,受外部相关政策及技术面上获利了结等因素影响,创新药板块出现了较深调整,主流创新药指数在一个多月内跌幅便超10%,有的甚至调整了超20%,这不免让投资者疑惑,创新药行情还能否延续?答案或需回归基本面、政策面寻找。
从基本面来看,人口老龄化是医药板块发展的底层逻辑。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2%。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加速之势,与年龄依赖性疾病相关的医疗费用支出将显著增加,这条持续数年的“需求长坡”,为创新药提供了可预见的市场空间。
此外,研发投入的持续兑现与海外市场加速开拓,成为了创新药企业绩增长的两大核心引擎。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已发布2025年三季报的80家创新药企中,就有52家实现了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同比增长,51家实现了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
整体而言,创新药企已经逐步走出高研发、低收入的低迷期,逐渐向高研发、稳收入、可持续盈利的新阶段迈进。
从政策面来看,“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到,要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这为未来五年创新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今年国家医保谈判首次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据国家医保局公告,2025年商保创新药目录有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了形式审查。
值得投资者进一步关注的是,即便今年创新药板块已大涨,相关指数估值仍不高,基本在30多倍、40倍左右,投资安全边际较高。
综合来看,无论是基本面还是政策面,创新药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此前调整更多是对前期过快上涨的估值修正,而非发展逻辑的转向,甚至可以说,经过一轮调整,创新药板块反而更具有性价比。
普通投资者可借道ETF入局 四季度边际利好凸显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创新药板块的投资难度较大,一方面,创新药的技术门槛较高,投资者不容易看懂、看透,自然也难以选好、拿住;另一方面,创新药的政策博弈、估值维度复杂,入局出局点难以判断。因此,投资创新药更适合借助ETF入场。
其中,港股通创新药ETF南方(159297)值得关注,这只基金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在主要创新药指数中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今年年中,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了CXO(医药外包服务)企业,这使其成为纯度更高的创新药指数。同时,该指数的成份股分布在生物技术和药品两大行业上,均为创新制药的核心环节,这使得指数投资价值进一步提升,更能紧跟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目前,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金斯瑞生物科技、康哲药业等,多为生物科技类公司,这些企业正是创新药研发的“尖刀连”,成长空间值得想象。
其次,与A股同类板块相比,港股的创新药企创新性更强、弹性更高,而与美股创新药板块相比,港股的创新药板块大周期特征更强,行情往往能持续3-4年,标普生物科技指数更多以1-2年的小周期为主。
此外,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相比,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经过调整后,成为更纯粹的创新药组合,同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每3个月调仓一次,更能紧跟市场变化。
从历史业绩来看,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表现相对不错,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收盘,该指数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近十年的回报分别为79.13%、69.78%、-5.45%、106.36%,在创新药相关指数中名列前茅。
从估值来看,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10月31日的市盈率TTM为41.09,在近十年中分位数仅为37.57%。
进入四季度,创新药领域有诸多催化剂出现。在刚刚过去的ESMO大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上,中国创新药企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彰显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随着后续ASH(美国血液学年会)、SABCS(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召开,更多中国声音将涌现。同时,国内医保谈判有望释放更多政策红利,产业边际改善信号不断显现。
目前看宏观层面较为稳定,潜在利好持续释放,创新药赛道本身也频现利好。因此,创新药有望在经历短暂调整后重新获得关注,投资价值值得重点留意。看好港股通创新药赛道的投资者可以借道港股通创新药ETF南方(159297)等工具产品便捷配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