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走出迷雾,西安二手房再降多少,就到底了?

0
分享至



「西安房哥」本地购房服务平台,深耕11年,接地气,说人话!

小助手V:xa-fangge,咨询,买房,装修,投稿私信联系。

周六早,带娃去大明宫参加西安的经营开放日活动,朋友在微信上留言,语音,信息三连呼,是为自己卖房的事儿。

200多平的大面积,年初的时候还能卖650万,如今自己又降100万,让我想想办法。

我开玩笑,要不你借我500个,我再加点,给你接盘了?


坦率的说,当我说出500万的时候,心理同样没底,对方觉得已经是吐血价,但买家依旧担心买贵接盘。

这种因二手房价格评估失灵,导致的买卖双方误判,在当下的西安,不是个例,而是大众共同的心病。

所以,西安二手房再降多少,就,是,底?

供需错配

在不同时期,关于二手房价格如何估计,是有天翻地覆的区别,价格的高低,本质上就是供需的矛盾,朴素的道理就是萝卜快了不洗泥,萝卜慢了还削皮。

供不应求,人人买房

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2018-2021年,因为主城区新房供应,限价等诸多原因,外加近百万人口涌入,房价一路高涨,房子供不应求,这给了二手房最强的底气,也诞生了不少匪夷所思的高价小区。


一个极端个例,曲江的龙湖紫都城,2011年的小区,房龄约14年,小区最高光的时期是2021年,一套四室建面约149㎡二手房,总价高达480万,最高单价32728元/㎡。

还是同一个小区,类似户型,最近单价来到了13000+,房东急售总价只有190万。


类似的处境,在曲江一期的中海紫御华府,二期的中海凯旋门等二手房里,都曾上演,外围的西咸,自不必多说。

造成这种现象,本质的原因还是供需问题,四年前龙湖二手房能卖32728元/㎡的时期,西安新房频频摇号,万人摇尽出,情绪之上,无人理会涨价逻辑,如今情绪散去,自然也没有降价的逻辑。


供不应求的时期,二手房价格评估有以下几招,一是参考新房的售价上浮,二是参考上一套的成交价上浮,三是看房东多大胆,买家多着急,双方你情我愿。

大家相信买房致富的故事,自然没人深究涨价的逻辑,通通归功于自己眼光好,买的早,运气好。

供大于求,扎堆卖房

也正是因为有以上的路径依赖,等到房价普降的时候,多数人身心都反应不过来,还是简单的供求关系。

就大众身边的观感,十个人里,起码八个已不再谈论房子,仅有的改善,仅剩的刚需还有需求,但还在观望。


与锐减的购房人数相比,房子的库存却持续增加,新房端,通过延期开发,限量供应,虽在局部如秦汉北,团结片区存在内卷竞争,但整个西安范围内,新房的供应量仍然有限,这也为缩量保价提供基础。

更多的竞争,反而都在二手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西安二手房连跌23个月,贝壳二手房挂牌量超过17万套,如果以9月7570套的网签量算,不增加新挂牌的情况下,库存就超过22个月。


二手房饱和的供应下,大家为抢占有限的客户,降价成为唯一办法,从软新,到曲江一期,二期,再到沣东,沣西,呈现先跑先赢,后跑后疼局面。

尤其是对于近三年刚刚交付的社区,每逢第一套成交,邻居都无法接受,但时间久了,反而发现那是成交价最高的一套。

要选房,先问房,要卖房,先聊房,市场泥沙俱下,和房哥聊聊,补全信息差,不再走弯路。

(一对一私聊房哥答疑)

供大于求的时期,二手房价格评估几乎失灵,参考上一套成交价,买家不信,参考周边新房,新房更低,高价挂牌更是无人理会,有的只有最低价成交。

最终,再降30,再降50,降了100万的故事,就不是个例了,时间久了,大家对降价卖房就习以为常。

供需失衡,挂牌17万套

二手房想要稳,首当其冲要稳定住供需,2024年,西安二手房网签套数为100923套,2023年网签98723套,属于需求旺盛且稳定的。

不稳定的是不断上涨的供应量,以贝壳平台为例,2022年初,西安二手房挂牌房源超10万套,2024年10月,西安放开限售后,挂牌量超过14万套,短短一年后,如今则是170504套。


短短三年时间,西安二手房供应量增加7万套,房子肉眼可见的变动,买家肉眼可见的观望减少,供需严重失衡,这是继续降价的根源。

泡沫挤压

在庞大的卖房群体里,主要包含以下心态的房东,对应的房子状态也基本是空置,闲置,降价,反而是自己住的,对当下房价的波折,更加淡定。

本该降价的房子

房子是商品,有新旧更迭本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过去房价普涨的情绪下,买房的情绪甚至远超房子本身。


那些漏水的顶楼,没有电梯的家属院,人员混乱的公寓楼,采光差的筒子楼,产权不清的安置房,掉墙皮的高层,这些本该随着功能,卖相,寿命变短的房子,难道不该打骨折,降价卖?

高价入手的房子

房子是资产,这是过去的逻辑,地价支撑房价,现房强于期房,但如今对着经济环境边户,房子成了负资产,你以为买的是房,其实是银行30年的贷款,房价可以降,但贷款不能少。

当年跟风,听说买房致富去摇号的小区,如今卖不掉月供还得还,已经事实从资产沦为负担,2024年前还期待止跌回稳,不涨不赔也行,结果遇到今年17万套的挂牌量,不及时止损等什么?


这已经不是评估房子的价值逻辑,而是要评估房东的还债逻辑,不卖损失100万,还背300万贷款,卖了损失100万,起码贷款不背了。

当年万人摇的小区里,这样的房东并不少,卖不卖完全取决于扛不扛得住,以及到底住不住。

完全不住的房子

自住都是体验,不住都是成本,房子是钢筋水泥不假,但也是生活体验,房子的价值很多时候只有住进去才有发言权。

门口保安的帅气微笑,便利店的打折促销,小区苗木的郁郁葱葱,站在床边看河景的悠然自在,这些都是买房的价值。


但如果不住,你和房子的接触只会局限于收物业费,和中介讨价还价的有限场景,成本将是你评估房子价值的主要依据,由于贷款买房,物业费,暖气费,税费,中介费都是成本,房价不涨,就会成为卖房最大动力。

当下降价,最低价成交的房东,很多人都在以上的处境里,目的就是要回收现金,减少损失,降低负债,不仅西安这样,全国诸多城市同理。

你作为同小区的业主,要住十年以上的,能不能接受投资失误,房子空置,不堪重负的邻居降价卖房。


多数是不接受的,因为买新房高价,买二手房的反而捡漏,虽然大家买来都是住,但入手门槛不同,不患寡而患不均,心态是心态,但房子就是房子,有涨有跌,有买贵就有买的便宜的。

很多人总关心二手房多钱是底,何时只跌,虽然经济环境,流入人口,大众预期等不可逆,但有一个现象值得大家留意,即2018-2021年高价格,跟风买的投资群体立场。

从这个角度,2018-2021四年排队进场,2021-2025四年僵持阶段,2025年后,加速筑底,房价回归真实需求,都是可见的。

内卷加剧

我的印象里,多次政策里,围绕二手房更多是抑制,最大的一次利好就是出台二手房指导,看似是降低热度,实则将二手房成交价推上最高峰。

利好之后都是利空,比如放开二手房限售时间,新房鼓励四代宅,高赠送,高新范围不等落户就能解决上学问题等等。


如果说过去,二手房是西安新房的供应补充,新房要价格,二手房要成交,各有各的赛道,那如今新房就是二手最大的竞争。

2024年以前,新房凭借产品新,区域好,地价高,牢牢占据200万以上市场,刚好和200万以下的二手房默契配合,大家相安无事。


想要新产品改善,买新房,想要主城区刚需,买二手,但这种平衡,随着主城区供地,新房市场进一步萎靡,内卷后,开始被打破。

去年的时候,西安流行一个顺口溜,即全城16000+,即原本清晰的房价梯队,随着新房竞争,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同样价格,高新三期,软件新城,西部大道,港务区等都开始供应,原本高价的改善小区,因为总价过高,单价也来到刚需门槛,开始价格战。


但到了今年,这个门槛还在降低,团结片区,幸福林带,西部大道等更为成熟的主城区,开始降价抢客户,不仅降价走低,配置还在不断升级。

户内赠送率越来越大,98㎡的新房,面积相当于120㎡的二手,120㎡的新房,面积相当于180㎡的二手,并且会所,大门,外立面,景观轮番升级,地铁,学校,医院,商业也来到家门口。


看似是同区域新房开发商为了各自降负债,要销量诞生的内卷,但受伤害最大的反而是周边的二手房。

过去新房集中在郊区,新区,有产品,无配套,如今主城内热门板块,各处都在供应新房,价格不涨反降,同时配套,产品更强,虽然房东无感,但大家都在抢有限的买家,哪个卖相更加,更上头,没有疑问。

同一区域,二手房错位竞争的最后一丝优势,也随着新房内内卷消失了,二手房东可没有开发商讲故事,升级产品的能力,甚至学区都握不住,唯一能做的只剩降价了。


房价下跌,投资立场,挂牌激增,新房分离,可谓一环套一环,很多时候,房东总觉得是中介把房价打下去的,有炒作,虚报成分不假,但本质上还是大众预期降低,买房群体萎缩,二手挂牌新高造成的。

房子的问题,从来不在房子本身,房地产本质是借贷,是六个钱包,看到的是房价降了,本质还是收入降了,短期内,二手房会有底,能止跌,但回归还得看大众收入,工作变化。

穷则留点现金,达则再买套房,简单朴素的道理。

心态回归

很多对于降价想不明白的,当年涨价时也是稀里糊涂,过度把买房的成功归功于个人眼光,眼界,能力,但回归头看,不过是运气好,运气好,仅此而已。

我每天回家,路过星火立交,有不少大篷车在摆摊卖水果,时间长了,从一家聚集成了一条街,葡萄,苹果,香蕉,橙子,榴莲,柚子等种类非常丰富,过去一家的时候,香蕉是一斤四块,现在已经是10块钱一把了。

老板说,没办法,竞争太激烈了,卖了少赔钱,不卖放手里,三五天后就烂了,房子不是香蕉,但定价逻辑也差不多,对很多着急卖房的房东而言,要的是活下去!

声明: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晴明

房哥1对1咨询通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削桐作琴
2025-10-24 15:45:22
往哈马斯躲藏的地道里灌混凝土,内塔尼亚胡如此“残暴”?

往哈马斯躲藏的地道里灌混凝土,内塔尼亚胡如此“残暴”?

山河路口
2025-11-05 14:11:46
上海警方通报:詹某(女,30岁)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刘某(男,81岁)等3人发生肢体冲突,已立案

上海警方通报:詹某(女,30岁)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刘某(男,81岁)等3人发生肢体冲突,已立案

极目新闻
2025-11-05 14:43:38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诗词中国
2025-11-03 21:30:33
执教过多支德甲球队,记者:拉巴迪亚曾进入国足选帅最终阶段

执教过多支德甲球队,记者:拉巴迪亚曾进入国足选帅最终阶段

懂球帝
2025-11-05 20:10:15
世界大湖真稀缺啊!全球面积超过1万km²的才17个,仅5国独自拥有

世界大湖真稀缺啊!全球面积超过1万km²的才17个,仅5国独自拥有

全城探秘
2025-11-04 16:33:03
喝酒四巨头:不到两年全没,有的去世当天喝4瓶白酒,最小的才26

喝酒四巨头:不到两年全没,有的去世当天喝4瓶白酒,最小的才26

墨印斋
2025-09-22 10:00:58
baby叶珂双双哭晕!黄晓明跟女制片人贴脸拥抱,坐大腿亲密照来了

baby叶珂双双哭晕!黄晓明跟女制片人贴脸拥抱,坐大腿亲密照来了

八星人
2025-11-05 15:32:27
泽连斯基勇赴火线;预测一下他的未来

泽连斯基勇赴火线;预测一下他的未来

近距离
2025-11-05 10:33:58
于和伟曝余皑磊失眠严重,片场险心脏骤停,现被骂到抑郁不想拍戏

于和伟曝余皑磊失眠严重,片场险心脏骤停,现被骂到抑郁不想拍戏

仙味少女心
2025-11-05 15:42:35
回购+300亿分红!贵州茅台打出“重磅组合拳”

回购+300亿分红!贵州茅台打出“重磅组合拳”

财联社
2025-11-05 21:30:07
这类型iPhone17Pro Max有远程反锁风险,买到就亏大了!

这类型iPhone17Pro Max有远程反锁风险,买到就亏大了!

果粉易查
2025-11-03 20:50:03
王思聪疑已换女友,颜值身材比懒懒更火辣!有人偷拍被王思聪拒绝

王思聪疑已换女友,颜值身材比懒懒更火辣!有人偷拍被王思聪拒绝

娱乐团长
2025-11-04 11:06:56
鹿哈官宣领证

鹿哈官宣领证

极目新闻
2025-11-05 21:25:40
孙宏斌“赌”赢了:融创中国95.5亿美元境外债务实质性清零,他还牢牢掌握公司控制权

孙宏斌“赌”赢了:融创中国95.5亿美元境外债务实质性清零,他还牢牢掌握公司控制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0:28:10
历经30年,世界上每台电脑都标配的技术,终于要被抛弃了……

历经30年,世界上每台电脑都标配的技术,终于要被抛弃了……

码农翻身
2025-11-03 08:58:46
4年1.1亿!从雷霆废太子到芝加哥登基,这笔1换1交易收获4大赢家

4年1.1亿!从雷霆废太子到芝加哥登基,这笔1换1交易收获4大赢家

毒舌NBA
2025-11-05 12:48:51
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北京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北京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新京报
2025-11-05 19:14:16
中国不愿看到的一幕发生:俄罗斯警告塞尔维亚别乱来,武契奇急了

中国不愿看到的一幕发生:俄罗斯警告塞尔维亚别乱来,武契奇急了

霹雳炮
2025-11-05 22:24:43
完全就是负面影响!快船让保罗继续留在场上简直就是给对手送分?

完全就是负面影响!快船让保罗继续留在场上简直就是给对手送分?

稻谷与小麦
2025-11-05 23:27:01
2025-11-05 23:56:49
西安房哥 incentive-icons
西安房哥
本地最大的业主房产自媒体平台
1053文章数 97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头条要闻

丈夫突然病亡2天后妻子也离世留下一儿一女 妹妹发声

头条要闻

丈夫突然病亡2天后妻子也离世留下一儿一女 妹妹发声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健康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立冬将至 秋韵未央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艺术要闻

蒲华:搦管写竹,墨沈淋漓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