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空管局空管中心气象中心坚持以气象服务保障为根本,以技术交流协同共享为导向,以新疆空管局协同开放实验室为科技平台,在研发新型气象服务平台等领域不断镌刻“智慧气象”的科技定位,预报、观测、设备、信息岗位业务骨干协力锤炼科技创新“软实力”,用行动书写新时代气象服务“准确性”“实用性”有效提升的服务答卷。
![]()
聚焦科研技改 开拓气象服务保障新局面
“十四五”以来,气象中心依托协同开放实验室建设,推进科技项目建设工作持续发力。“十四五”期间,申报空管系统科技项目1个,新疆空管局科技项目52个,提出局级合理化建议3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2份,实用新型专利1份,相关预报技术研究成果刊发SCI论文6篇,刊发科技论文60余篇。
科技创新主要涵盖气象预报方法、观测能力提升、气象数据处理与应用、气象服务、设备监控等多个方面,为保障气象业务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雾的研究及预报应用》获“2023年度新疆气象学会气象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成为非气象局系统的唯一获奖项目。《基于管制用户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曾获新疆空管局首届技术改进二等奖,2023年3月代表空管系统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第二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上参展。《空管自动化综合航迹与气象信息融合显示系统》在2024年10月获得新疆空管局安全奖励。同时,多项科技项目共获得民航新疆空管局技术改进奖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三次,优秀奖五次。
致力技术创新 搭建气象服务保障新平台
创新是气象保障高质量发展图景上靓丽的主色调。气象中心在“科学预报”和“优质服务”领域持续发力,不仅自主开发了多套新疆区域复杂天气的预报方法、预报业务支持工具及辅助平台,还紧密契合用户需求研发了高效易用的预警预报服务产品,构建安全可靠的气象服务网站,拓展多样的气象服务方式。
2024年新疆区域雷暴日数量已突破30年历史极值,为管制运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气象中心主动作为,自主研发《空管自动化综合航迹与气象信息融合显示系统》,该系统可综合显示航空器运行航迹、航班动态信息、地方气象局和民航机场气象雷达数据、闪电定位数据等信息,为管制部门制定运行方案提供技术支持,该系统已推送至多家管制用户单位使用,并得到用户的充分认可。
自主开发的《基于管制用户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是一套为新疆辖区航空用户提供航空气象服务的服务系统。系统采用报文数据图形化、自动刷新、动画、自动监视告警、辅助决策预警红绿灯、数据集中大屏等方式提供服务,充分满足航空用户对气象信息简单、及时、便捷的需求,已在气象、管制、飞服、运管、空管OA用户、阿克苏空管等单位开放使用,同时推广至南航、乌航、机场运行指挥中心、疆内各机场、其他空域用户等航空用户。
强化科技支撑 谱写气象服务保障新篇章
气象中心深入挖掘科技创新与气象服务保障的契合度和融合点,着力推动数字化气象与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相融互促。研发人员紧跟气象发展新方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已投入安全运行的各类产品,不断优化软件机制,持续推进气象与空管运行数据的有机融合。实验室成员自主研发的《乌鲁木齐机场大雾天气中尺度配置及多种探测资料综合应用研究》丰富拓展了预报员对大雾天气监测与预报的认识,《基于FY4A卫星资料的夜间大雾监测研究》为夜间大雾生消短临预报有较好的帮助。项目建设期间共发表技术论文14篇,1篇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气象》,7篇发表在《沙漠与绿洲气象》《干旱气象》等科技核心期刊,2篇论文获得民航气象技术论文交流一等奖,1篇获得2022年中国气象局重大天气过程经验交流会优秀论文,获得《软件著作权》1份。
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气象中心正乘着新时代风帆,以创新笃行为桨,持续优化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气象服务品质,在推动航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破浪前行。(郭长轩)
来源:新疆空管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