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视察河南,县委书记一问三不知,主席的做法至今仍值得学习

0
分享至

“1958年10月25日下午两点半,你们可得陪我到南阳去看看。”主席边整理文件边同警卫员闲聊,语气轻松,却暗含深意。彼时正值第二个五年计划起步,各地热火朝天,河南更因产粮大省而备受关注。

那一年,抗美援朝硝烟已散去,国际形势暂时趋缓。党中央判断短期内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抓紧建设、改善民生成了头等大事。为了摸清基层情况,主席决定用一次“不打招呼”的方式赴中原,考察干部的真实状态。

列车抵郑州后,省委书记吴芝圃接到通知:挑七个县委书记来座谈,次日即见。南阳县委书记魏兆铭正好在列。魏年仅三十四岁,山东人,土改时就在南阳一带工作,敢闯敢干,口碑不错。短短几年,县里农业产量连年攀升,他也成了省里表扬的“青年骨干”。

然而人无完人。得知要面见主席,魏兆铭第一反应不是下乡,而是关门写材料。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他翻阅全年统计报表,标注红线,怕漏掉任何数据。三夜未眠,那本厚厚的“南阳手册”终于装订完毕,自以为万事俱备。

26日上午,郑州东郊的一间简朴会议室里,主席与七位县委书记依次握手,笑容亲切。寒暄结束,他并未让大家照本宣科,而是突然问道:“南阳素有‘二十八宿半南阳’的说法,可知道头一位是谁?”语音刚落,众人相互张望,空气仿佛凝固。

魏兆铭自认读过不少史书,却从未听过此句。他嘴唇动了动,仍无言以对。主席见状,自顾解释:“邓禹。东汉时刘秀麾下的功臣。”说完轻轻晃动茶杯,桌面发出清脆声响,让人越发局促。

紧接着,主席抬头问第二个问题:“诸葛亮为何偏偏选择在南阳躬耕?”这一次,魏兆铭脑海里只剩“隆中对”三个字,却理不出原委。沉默几秒,他终于低声道:“请主席指教。”主席没有责怪,只是转向省委领导,让其补充战乱迁徙的来龙去脉,语气仍旧平和。



两连败后,魏兆铭心跳如鼓,额头沁汗,但他暗示自己——工作方面一定能扳回一城。没想到主席又开口:“魏书记,你们县老百姓一个月能吃几两香油?”一句轻描淡写,却似尖锥扎在软肋。香油用量虽小,却是检验生活水平的直观指标。魏兆铭愣住,他熟悉亩产、税收,却从未关注灶台上的那勺油。良久,他红着脸回答:“我……不知道。”

会议室静了一瞬。主席放下茶杯,语调依旧温和:“不知道就去问,去看,去记。”然后把话锋转回经济建设,继续听其他县汇报,再未多言责备。旁人却明白,这三问已胜过千言万语。



散会后,吴芝圃把魏兆铭叫到走廊,小声转述主席嘱托:一是熟悉本地历史,让干部有文化归属;二是深入村头灶前,摸清民生细节;三是任何报告都不该脱离田间地头。吴芝圃最后补了句:“纸上数据终究比不上油烟味。”

魏兆铭返回南阳,连夜改行程,先到杜渠村一家榨油坊蹲了三天,才算弄清全县月均香油人均二两二钱的底数。之后他把香油、布匹、学龄儿童入学率列入“民情簿”,每月更新一次。年底总结时,有干部打趣:“魏书记背得比账房先生还熟。”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河南之行很快传遍各省。调研风气因而向下延伸,“不打招呼暗访”成了各级部门常态。干部们开始在夜色里翻过田埂、猫进厂房,用脚步丈量辖区,而非单靠汇报材料。很多老职工回忆:那段时间,县里干部的脚踏自行车后胎都磨得快,因为到处跑。



试想一下,如果南阳三问仅止于场面“教育”,缺乏后续落地,恐怕不久又会流于形式。可主席只用三句话就敲开了一位青年干部的思想闸门,再通过省委跟进,把点滴民生落到实处。这种“抓典型—扩效果—建机制”的办法,在后来的基层治理中屡屡见效。

遗憾的是,也有人把“三问”解读成纯粹的“文化考核”,忽视了那句“去问,去看,去记”的重点。事实证明,历史知识只是敲门砖,能否与群众同吃同住才是真功夫。香油几两,说大不大,却能直观反映购买力、油料产量与市场流通;若干部连这点都搞不清,如何制定切合实际的配给方案?

多年过去,当年参会的数位县委书记相继调任,他乡仍能回忆主席在茶杯边轻声提问的画面。有人感慨:那三问像钉子,钉在心里,提醒自己别离百姓太远。放到今天,信息化手段层出不穷,数据报表唾手可得,但“蹲点一线”依旧不可替代,因为数字永远无法完全呈现柴米油盐背后的情绪与期待。

毛主席并未当场批评魏兆铭,也没有一纸文件处分,只把问题抛给他去找答案。宽严相济,恰到好处。说到底,干部自觉、制度跟进、民情倒逼三者互动,才是治理的长久之策。这一点,值得所有公职人员认真体会。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龙元阁 incentive-icons
历史龙元阁
欢迎大家关注!
4615文章数 63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