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言
10月底釜山刚谈完,美国就给全世界整了出"反转戏码"。
美国参议院以51:47投票叫停特朗普关税政策,暴露了严重内部分裂。
美国为何一面谈协议一面搞调查?主动权真的转移了吗?
![]()
编辑:晚风
美国参议院51:47投票否决特朗普政策
10月底釜山的中美会谈刚刚结束,美国就上演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变脸大戏。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福克斯新闻台上夸赞中国有诚意,承诺在本作物季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未来三年每年还要买2500万吨。
中国商务部也迅速回应,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为期一年。
美国似乎也展现了善意,将芬太尼相关关税从24%降到10%,暂停了臭名昭著的"50%规则"。
![]()
然而,就在协议墨迹未干之际,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却宣布继续调查中国是否履行2020年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这种前脚握手后脚握拳的做法,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内部深刻的战略分歧。
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参议院以51:47的投票结果,正式叫停了特朗普之前在全球搞的高关税政策。
投票结果几乎撕裂了美国政坛,暴露了严重的内部分裂。
![]()
美国财政部长急于向国内交差,想要农民的好日子尽快到来,但贸易代表办公室却要维持强硬姿态。
这种"既要里子又要面子"的矛盾心态,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困境。
特朗普政府既想通过中美贸易协议获得实际经济利益,又要在国内政治舞台上展示对华强硬立场。
这种两难处境,让美国的对华政策变得反复无常,缺乏长期稳定性。
![]()
301条款与"既要里子又要面子"的矛盾算计
美国继续对华进行301调查,暴露了其贸易政策工具的深层次矛盾。
所谓的301条款,其实就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的"单方面制裁"工具,允许美国觉得哪个国家不公平,就直接调查、直接加税。
这种工具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完全基于美国单方面的判断,不需要经过WTO等国际组织的认证。
2020年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时,中国承诺在2020年和2021年多买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
![]()
但这个目标后来没有实现,问题其实出在美国自己身上。
协议签署后,美国并没有取消对中国的高额关税,这些关税反过来影响了美国自身的出口能力。
再加上美国制造业早已空心化,很多东西根本供应不上,导致双边贸易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做生意是两头的事,一头供不上货,另一头再想买也买不到,数据当然好看不了。
更重要的是,协议签署后美国换了总统,拜登上台后没有延续之前的经济政策,以前谈好的经贸协议也都没有了下文。
![]()
这种政策的不连续性,让国际贸易伙伴对美国政策的可信度产生了严重怀疑。
美国政府总说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但实际上受伤最深的还是美国普通民众。
特朗普政府想占便宜又不想付出代价的做法,这种吃饭砸锅的行为,最终损害的是美国自身的国际信誉。
所以美国现在只能通过继续调查中国,试图转移国内注意力,装出一副强硬的样子来掩盖政策失败。
![]()
中国多元化布局与主动权自然承接
面对美国的反复无常,中国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战略定力和从容应对。
中国商务部官网的回应很克制,只说"暂停实施相关出口管制措施",而且强调是"为期一年"。
这种表态很有智慧,既表明中国愿意遵守协议,又暗示这并非永久性安排,如果美国做得过分,中国随时可以重新实施管制。
更重要的是,中国始终把握着一个核心原则:合作可以,但核心利益绝不能让步。
![]()
美国想用调查施压,中国就用市场准入反制,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套路。
中国的应对策略体现了多元化布局的智慧,不仅有大豆这张牌,还有稀土这张王牌。
现在中国早不是单靠美国一家,巴西、阿根廷的优质大豆源源不断进来,多元化采购让供应链稳得很。
稀土这张王牌更是没人能撼动,全球大部分稀土开采和精炼产能都在中国手里。
美国想搞"稀土联盟"绕开中国,但技术瓶颈没那么容易突破,他们连提炼成本都降不下来。
![]()
除了守住资源优势,中国还在主动拓展合作,和东盟、欧盟的产业链联系越来越深。
中欧班列一趟趟跑,既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又稳住了全球贸易的基本盘。
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的应对策略,让中国在中美博弈中逐渐掌握了主动权。
主动权的转移不是中国抢来的,而是美国自己丢掉的。
![]()
多极化趋势与"听听看怎么做"的判断标准
中美贸易博弈的深层次变化,反映了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美国想拉着盟友一起给中国施压,但现实却很打脸。
G7搞的"稀土联盟",很多国家根本不买账。
印度、越南这些国家心里清楚,跟着美国对抗中国没好处,反而会错失合作机会。
![]()
全球南方国家的态度更明确,大多反对单边制裁和贸易保护。
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越做越大,巴西的大豆、阿根廷的牛肉,都是双方互利共赢的证明。
东盟更是在RCEP框架下,和中国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贸易往来,形成了稳定的区域经济网络。
如此看来,美国想靠一场调查就打乱中国发展节奏,纯属异想天开。
![]()
国际社会早已看清,这种单边施压的做法,只会损害自身公信力,根本挡不住全球化的大趋势。
大国博弈拼的从来不是谁的嗓门大,而是谁的脚步稳。
美国的调查或许能制造点短期噪音,但改变不了中国持续发展的事实。
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深耕自身优势,拓展多元合作,这才是应对变局的最好方式。
对美国的承诺只能听听,还是得看他们怎么做。
![]()
结语
美国政策混乱源于内政困境,主动权转移不是偶然,而是国际格局演变的必然结果。
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中国保持战略定力,世界需要更多理性与合作的声音。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你认为真正的主动权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