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川大地,文明花开
走在今日的安宁街头,绿树成荫,街道整洁,市民在口袋公园休憩闲聊……今年正值安宁撤县设市三十周年,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文明创建历程,演绎了一个县级市通过持之以恒地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安宁实践”。
![]()

十八载创文路 铸就云岭文明标杆
安宁的文明创建历程,可追溯到1995年。那一年,刚刚撤县设市的安宁提出了“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的口号,开启了文明建设的漫长征程。1999年安宁市首次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后,始终坚持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经过十八年不懈努力,2017年安宁成功创建成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了云南省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这一历史性成就的背后,是几届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执着追求。2020年,安宁以全国第八、西部第一的优异成绩蝉联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并获得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
2025年,安宁市经复核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连然街道极乐村、东湖社区及安宁中学还分别斩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校园荣誉,让安宁市文明矩阵再升级。
![]()
截至目前,在“文明细胞”创建中,安宁成功创建文明村镇54个、文明单位141个、文明校园22个、文明家庭26个,还有上百个各级“好人”“模范”……安宁实现了文明创建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跨越。

创新实践 让文明成为城市基因
走进安宁的大街小巷,文明细节处处可见:国企老厂区的围墙变成了文化长廊,机关单位“拆墙透绿”开放夜间停车,背街小巷的坑洼路面变得平整美观......这些变化源于安宁创新的“文明网格”机制。
全市划分的400余个网格,实行“市级领导+街道干部+社区书记+网格员”四级包保。哪个路灯坏了,哪里的环境卫生有问题,都能及时解决。这种精细化治理,让文明创建真正落实到“最后一米”。
“礼让斑马线”“烟头不落地”等30余项文明行动,让文明从标语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在太极书院晨读经典,在乡愁书院回味历史,在24小时城市书房浸润墨香——文明正以各种方式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

共建共享 文明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安宁在全省实现“十个率先”:率先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公交,率先实现自然村通村道路全硬化,率先实现“万村千乡”市场全覆盖,率先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率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等。“建设城市文明”金点子征集活动中,市民提出的“增设口袋公园”等50余条建议被纳入政府办实事清单被一一兑现……这些民生实事的落地,让市民真切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
![]()
9.7万名注册志愿者成为城市最温暖的风景线。“爱心送考”车队年年壮大,“流动书包”传递知识更传递爱心。从“要我创”到“我要创”,市民成为文明创建真正的主角。
![]()
正如安宁的创建初心:“奖牌证书不是终点,而是让城市更有温度的新起点。”文明,正以其最温柔的方式,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
全媒记者:潘明丽(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