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服务世界】第1819期早报
各位汽服同仁,大家早上好!
每天2分钟,新闻全掌握!
美好的一天,从汽服早报开始~
今日要闻:
1、扎满钉狂飙24小时不漏气,途虎养车联合德国马牌完成全球首次扎钉轮胎耐力挑战;
2、小米汽车加速扩张:10月增22家门店,11月再开17家覆盖8城;
3、比亚迪新专利:车辆充电桩联合修复电池包,延长寿命降成本;
4、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0%;
行业动态
1、扎满钉狂飙24小时不漏气,途虎养车联合德国马牌完成全球首次扎钉轮胎耐力挑战
10月30日,途虎养车与德国马牌联合发起的全球首创“轮胎扎钉后24小时高速耐力挑战”在中汽研盐城汽车测试场成功完成测试。挑战测试直观展示了德国马牌XC7ProMax轮胎的超国标性能,也进一步展现了德国马牌与途虎养车对于高科技、高品质轮胎的共同追求。
![]()
测试从10月29日开始启动,测试车辆装配扎钉的德国马牌XC7ProMax轮胎,在试验场高速环道上,以每小时100公里的平均速度行驶,期间多名职业车手像“勒芒赛事”般轮换,模拟“极端长途场景”。连续行驶2407公里后,测试车辆稳稳停定在测试场地。参照GB/T38510-2020标准,轮胎扎钉后要求行驶里程达800公里,此次24小时挑战赛,德国马牌XC7ProMax轮胎成功实现3倍以上国标的成绩。
道路实测挑战结束后,相关技术人员开始执行4条轮胎的密封性测试,测试结果显示,24个钉眼处均未出现胎压缺失现象,直观印证德国马牌XC7ProMax轮胎所应用的自修补技术卓越的防漏气能力。
中汽中心工程师尉宏真在现场介绍到,途虎养车与德国马牌这次联合测试,不仅完成了国标要求的3倍里程,更在全程中未出现任何漏气或结构损伤。这是首次在真实高速场景下对扎钉轮胎进行24小时连续测试,模拟了“全车四轮同时带伤”的极限场景,对轮胎的动态平衡、密封层持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球轮胎界的测试中也很前沿。
德国马牌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此次测试的XC7ProMax轮胎在内,德国马牌一直将顶级品质的轮胎提供给途虎养车,共同服务中国车主。
2、中国汽车流通协会:10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2.6%
10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InventoryAlertIndex)显示,2025年10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2.6%,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所改善。
大售后
(独立售后、车厂-4S店)
3、小米汽车加速扩张:10月增22家门店,11月再开17家覆盖8城
10月31日,小米汽车公布最新门店扩张情况。10月份,小米汽车在全国新增22家门店,使得全国门店总数达到424家,覆盖125个城市。11月,小米汽车计划再新增17家门店,预计将覆盖包括吉安、临汾在内的8座城市。截至目前,小米汽车的服务网点已扩展至235家,覆盖全国140个城市。
10月份新开业的门店包括广州、深圳、重庆、天津、青岛、武汉、济南、沈阳、西安、南昌、惠州、泰州、鄂尔多斯、芜湖、呼和浩特、邯郸、郴州、达州、乐山、西宁、商丘等多个城市的小米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和体验店。11月计划开业的门店则包括上海、深圳、泉州、西安、绍兴、沈阳、中山、南昌、盐城、南阳、湖州、宜宾、汕头、吉安、十堰、渭南、临汾等地的小米汽车交付中心和体验店。
小米汽车的快速扩张显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积极布局,不断增加的门店和服务中心也意味着小米汽车正在加强其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来源:一电快讯)
4、比亚迪新专利:车辆充电桩联合修复电池包,延长寿命降成本
10月31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一项新专利——“车辆对电池包的修复方法和充电桩对电池包的修复方法”。这项技术涉及电池领域,旨在通过车辆与充电桩的协同工作,实现对电池包的原位修复,以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具体来说,该专利描述了一种方法,即在车辆与充电桩连接时,车辆可以向充电桩发送电池包的修复方案,或者车辆接收来自充电桩的修复方案,然后双方联合对电池包进行修复。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当电池包出现容量衰减时,可以及时进行修复,有效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降低车辆使用成本,同时提升用户体验。这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进步,有助于提高电池的维护效率和降低长期运营成本。(来源:一电快讯)
汽配
5、开思与智利Kaufmann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拓拉美市场新机遇
近日,开思与智利最大的多品牌汽车零售与分销集团Kaufmann集团在智利圣地亚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跨越国界的携手,标志着双方将依托各自核心优势,通过数字化创新与资源整合,共同开拓智利及拉美市场,为当地车主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汽车配件供应链服务,更为区域汽车产业注入发展新动力。
新能源
6、奇瑞汽车三季度营收增18%,净利润超140亿,出口销量连续22年居首
10月31日,奇瑞汽车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奇瑞汽车前三季度营收达到2148.33亿元,同比增长17.94%;净利润为143.65亿元,同比增长28.01%。销量方面,奇瑞集团前三季度累计销售汽车2007768辆,同比增长14.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87545辆,同比增长77.1%。
奇瑞汽车在海外市场表现尤为突出,1-9月份累计出口汽车936428辆,位居中国车企出口第一。奇瑞已连续22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并且是首个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奇瑞的海外销量之所以比国内好,是因为奇瑞的发动机总成很强,赢得了海外客户的认可。奇瑞早在23年前就确立了国际、国内“两条腿走路”的全球化市场战略,目前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依托全球研发中心,以全球化的标准和品质造车。(来源:一电快讯)
7、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0%
比亚迪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净利润为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0%。前三季度营收为5662.66亿元,同比增长12.75%;净利润为233.33亿元,同比下降7.55%。(来源:36氪)
8、“充电十分钟续航300+!我国充电设施建设加速,2027年目标2800万”
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前三季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情况。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有效保障了全国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设施6.8万个。全国公共充电设施额定总功率约2亿千瓦,平均功率约44.4千瓦,充电服务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如加强充电设施安全管理、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全国前10大充电运营商中有8家是民营企业,负责运营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占比达到70.7%。
在新技术新业态方面,单枪充电功率大于25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加快普及,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已超3.7万台,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300+”。智能充电技术不断突破,车网互动有效“破题”,目前已有17个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建成双向充放电桩3832个。(来源:一电快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