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底,在APEC峰会现场,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终于迎来了她等待许久的时刻,和中国领导人短暂寒暄的一幕,然而,这场持续不过一分钟的“问候”,对高市而言却是外交上的“破冰时刻”。
她上任十一天,这是来自中方的首次互动,而就在一年前,前首相石破茂当选当天就收到了中方高规格的贺电,两相对比,不言自明。
更让高市头疼的是,原本寄希望通过“亲俄”来平衡对华关系,但俄罗斯只用一句话,就把她的设想打得粉碎,对高市来说,这不是外交突破,而是现实撞墙。
![]()
迟到的问候,藏不住的冷淡
高市早苗是在2025年10月中旬正式成为日本首相的,从那一刻起,有关她是否、何时能与中方展开接触,就成了外界观察中日关系走向的一个风向标。
而她这一等,就是整整11天,直到APEC峰会期间,她才在人群中与中国领导人有了一个非正式的寒暄,这场“破冰”来得不早,也不热。
对比2024年10月石破茂上任当天中方就通过新华社发布贺电的高调表现,高市这回的“冷启动”显得格外扎眼。
![]()
不仅没有公开声明,没有官方贺电,甚至连外交部发言人都保持了沉默,这背后,不是简单的礼节问题,而是中方态度的真实写照。
这两位首相的差异,其实一目了然,石破茂以务实理性著称,曾直言反对盲从美国,主张中日对话,而高市早苗的标签则是“极右”“强硬”“保守”。
她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对历史问题态度强硬,对华言辞激烈,中方的冷处理,显然是一种“对号入座”: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回礼。
![]()
如果说石破的贺电是中方释放善意的外交信号,那么高市的“迟来寒暄”更像是中方在国际场合勉强完成的最低礼节,此次互动不代表中日关系升温,而是“保持克制、但不掩保留”的典型表达。
问题随之而来:既然高市上任前后的对华言行如此强硬,她又为何如此在意中方是否回应,这背后显然藏着更深的盘算。
面子背后的现实账
表面强硬,心里却惦记中方的“一个眼神”,这看起来矛盾,但实际是高市现实政治中的必然选择,她不是不知道中国对她的态度,也不是突然转性,而是在一系列硬核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
![]()
首先是经济这本账中日之间的经贸联系,早已深入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2024年中日贸易额高达3500亿美元,谁也离不开谁。
日本制造再高端,也绕不开中国市场和原材料,作为新任首相,如果与中国连基本沟通都断了,别说国际舞台上抬不起头,连日本国内都难以服众。
其次是实力差距这张图,不管个人立场多么激进,高市早苗也清楚中日之间的现实差距:中国GDP是日本的三倍,军费更是高出五倍以上。
![]()
在这种情况下,她想硬碰硬,不仅打不赢,还可能把日本拖进地缘冲突的漩涡,保持基本对话,既是防火墙,也是一条后路。
但最关键的,还得说她那条“亲俄”路线,高市延续了安倍晋三时期的对俄友好政策,试图通过拉拢莫斯科来牵制北京。
她上任后,面对特朗普亲自施压要求日本停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仍坚持维持采购,摆明了要“给俄罗斯一个面子”。
![]()
她算盘打得很清楚:中俄是战略伙伴,如果能拉拢俄罗斯,或许还能间接牵制中国,然而,这套“借俄制华”的战术,还没正式启动,就被俄罗斯一句话击得粉碎。
一句话就让她死心
高市早苗对俄罗斯示好的动作不少,她背后的思路很简单:一方面日本能源依赖严重,俄天然气是现实选择,另一方面,她希望通过亲俄维度,构筑一个“非中”外交空间。但她没想到的是,俄罗斯根本不给机会。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表态非常直接:“只有日本积极放弃反俄政策后,俄日才能重启两国对话,”这句话看似平静,实则杀伤力极强,它不是一条建议,而是一个明确的门槛,把问题彻底抛回了高市手中。
![]()
“积极放弃反俄政策”,这五个字,几乎就是对高市政府的“政治不可能任务”,毕竟日本是G7成员,长期跟随美欧对俄制裁。
从乌克兰危机爆发起,日本就在外交、金融、能源等多方面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现在想转向,就意味着全盘否定既有立场,甚至可能动摇西方盟友对日本的信任。
换句话说,俄罗斯的这句话,不仅是拒绝,更是一道封死的门,高市的“亲俄”路线从此失去了支点,既拉不到俄罗斯,也改善不了对华关系,她想左右逢源,结果却两头碰壁。
![]()
更现实的是,中俄之间如今的战略合作早已不是谁能轻易插足的,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与外交伙伴,在西方制裁压力下,这种关系只会更紧密,高市的“联俄制华”设想,不仅站不住脚,还容易引火烧身。
从等了11天才等来一句“问候”,到被俄罗斯一句话关上大门,高市早苗的外交首秀,注定不轻松,她过往的言行已为如今的困境埋下伏笔:对中冷淡,人家自然回以克制;对俄示好,人家反倒把她挡在门外。
外交从不是独角戏,而是你来我往的博弈,高市早苗试图靠强硬姿态塑造个人形象,却忽略了大国博弈的基本逻辑:尊重现实、理解历史、顺应趋势,她不肯调整立场,只能眼睁睁看着外交空间越来越小。
![]()
这场APEC峰会或许只是一次会议,但对高市而言,中方给了她最低限度的场面,俄方却干脆关上了门,她在国际舞台上孤立的身影,正是她过去政策路线的真实投射。
如果她继续走“对华强硬+亲俄联美”的老路,那么未来的外交地图恐怕只会更暗,孤掌难鸣的,不只是姿态,更是现实,外交不是表演,是实力和逻辑的较量,高市早苗,或许该重新拿出一张更接地气的剧本了。
信息来源:
俄方:“日本必须放弃这一政策” 2025-10-31 13:49·红星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