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的退出并非行业寒冬,而是风电产业真正走向成熟的成人礼。”
近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风力发电等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自2025年11月1日起,陆上风电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将正式取消,而海上风电将继续享受税收优惠至2027年底。这一“有保有控”的政策调整,背后释放出重要信号:我国新能源政策正从“集体供暖”式的普惠扶持,转向更加精准的差异化引导。陆上风电的“换挡期”已经到来。
政策调整恰逢其时
![]()
税收优惠政策从来不是“终身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梁季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在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下,我国风力发电行业已取得长足发展,良好的行业发展势头已无需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回顾我国风电发展历程,税收优惠确实功不可没。从“三北”地区的大风电场到中东南部的低风速风电,陆上风电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使陆上风电在不少地区已经具备了与传统能源竞争的能力。此时取消税收优惠,既是行业成熟的标志,也是市场规律的必然选择。
![]()
![]()
陆上风电
精准施策锚定方向
![]()
政策调整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其精准性。给陆上风电撤去“拐杖”的同时进行海上风电的“续扶”。这种差异化的安排正体现出国家对于“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问题的现实考量。
海上风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速度直接关系到能源结构转型进程,新政的实施将推动“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重要支撑。同时,海上风电作为技术含量更高、开发难度更大的领域,在发展前期仍面临投资成本高、技术挑战大、运维困难等问题,需要政策继续扶持,为风电走向“深蓝”打好基础。
![]()
海上风电
![]()
短期阵痛长期升级
![]()
短期内,政策调整必然带来阵痛。中信证券测算,增值税退税约占风电行业代表性公司净利润的10%,对那些盈利能力薄弱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具备技术优势、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而依赖政策补贴生存、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被市场出清的风险。政策倒逼风电企业苦练内功,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来消化税收成本,这将推动整个风电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
![]()
此次税收政策调整只是开始,随着2026年增值税法实施临近,我国税收政策会越来越规范化、公平化。未来,海上风电的税收优惠也将在适当时机退出,完成其历史使命。税收政策的“有进有退”,恰恰体现出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风电政策“退坡”不是终点,而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这场产业“成人礼”过后,风电行业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来源:豫税e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