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头的老李家最近愁云密布。原本欢天喜地等着拆迁分房,却因宅基地确权证书上漏了出嫁女儿的名字,全家直接少了80平米的补偿面积,损失超百万元。"当初觉得女儿嫁出去了,就没写她名字,哪知道要吃这么大亏!"老李捶胸顿足,却为时已晚。
随着2025年宅基地确权进入收官阶段,类似的故事正在许多农村家庭上演。一本薄薄的确权证书,关系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一本证书,牵动全家权益
"宅基地是全家人的共同财产,确权证书就是法律上的'护身符'。"在基层工作二十年的村干部老王道出了实情。
根据《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使用权归全体家庭成员共有。确权证书上的"共有人"栏目,必须如实填写所有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名字。漏登一个,都可能埋下隐患。
真实案例触目惊心:
河北张村老李家,因漏登出嫁女儿名字,拆迁时损失80平米补偿房
某地赵家兄弟,因确权时只登记大哥名字,最终对簿公堂
最高法案例明确:未登记名字的成员,相关权利在法律上"未生效"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这三类人,一个都不能少
1. 户口在册的直系亲属
"我们老两口、儿子儿媳、还没结婚的女儿,五口人的名字一个都不能少。"正在办理确权的村民老陈说。配偶、子女(含未婚及已婚但未分户子女)、父母,只要户口在册,都必须登记。
2. 实际共同居住的成员
"女儿虽然户口迁到城里,但一直跟我们住在一起照顾我们,她的名字必须写上。"村民刘大妈的态度很坚决。长期共同居住的成员,即使户口迁出,也应通过协商纳入共有人。
3. 特殊家庭成员
夫妻双方:婚后申请的宅基地,最好登记双方名字
入赘女婿/招婿:长期共同居住的,应登记为共有人
分家未分户兄弟:未独立申请新宅基地的,原宅基地确权时仍需登记
三、三步走,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步:开个家庭会
"我们把全家人都叫回来,开了个家庭会议。"村民小李说,"谁该上证书,大家当面说清楚,免得以后闹矛盾。"许多村委会还提供"确权协商模板",要求家庭成员签字确认。
第二步:材料逐项核对
提交户口本、身份证、婚姻证明等材料时,要像查账一样仔细。"我们老两口盯着工作人员一个一个名字对,确认无误才签字。"刚办完确权的张大爷分享经验。
第三步:发现遗漏及时补
如果证书发下来发现漏了名字,要尽快去自然资源部门申请"变更登记"。"带上户口本、村委会证明,一年内都能补办。"工作人员提醒。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这些特殊情况要留意
外嫁女的权益:"我女儿虽然嫁到外村,但户口一直没迁走,权利必须保障。"村民王大叔态度明确。某省高院判决明确:外嫁女未放弃权益的,其共有权不受婚姻影响。
城镇户籍子女:"儿子在城里安家了,但老宅子他也有份。"李大爷在确权时特意登记了儿子的名字,并在备注栏注明"继承权"。
已分户的成员:如果子女已经分户并申请了新宅基地,原宅基地确权时就不必再登记其名字。
五、律师提醒:别让权益"裸奔"
"宅基地确权证书就是产权证明,没写名字等于法律上不认可你的权利。"资深农村法律顾问张律师提醒。
他最近刚处理完一个案例:兄弟俩的确权证书只写了一个人的名字,拆迁时未登记的一方要求分补偿款,被法院以"未登记即无权"为由驳回。
给农民朋友的建议:
1. 立即翻出家里的确权证书,核对所有家庭成员名字
2. 发现遗漏,带齐证件尽快补办
3. 咨询村委会或专业律师,确保操作规范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宅基地是祖辈留下的根基,确权证书是传给子孙的保障。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份权利,更承载着一份责任。
"现在多花半小时核对,将来少生十年气。"这是许多经历过确权纠纷的村民的共同感悟。2025年确权收官在即,别再因一时疏忽,给未来留下遗憾。
本文依据《土地管理法》及相关司法案例撰写,具体操作请以当地政策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