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初见面和首次监测】
对于鸟类来说,世界上的动物简单分为两种,一种是同类,一种是其他动物。观鸟人身上有种独特的气质——常常只在第一次见面,就可以用比较快的速度互相熟悉并建立信任。观鸟人天然就像是同类,虽然彼此羽色略有区别,但气质大抵相似(是的,又是“气质”这个词)。
到成都第2天一早就站在了监测点,虽说是初来乍到,却因在微信群、公众号里看过无数次照片,我反而生出了“久别重逢”的亲切感。首次上岗的兴奋劲还没过,第三天就遇上了“百猛日”,我方才意识到,比起前两天大雨和大雾带给我的落差,看得见认不出的煎熬更加折磨人。但也深深体会到了“抬头见猛”的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兴奋,以及“低、近、大”的由衷的喜悦。第3天下午4点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游隼,只见它在监测点上空长时间盘旋,高度不高甚至可以看到清晰的泪痕(髭纹)。盘旋很久后它突然向南边转向,以一个超快的速度消失在天际。(因为这次行程的包里刚好带了本J.A.贝克的《游隼》,当我看到它的时候,书里曾经读到过的那些段落在脑海里快速闪过,它真的好漂亮)
![]()
监测点标识牌和雾中上山的志愿者们
【关于教训】
这次监测让我记住两句话,第一句是“听人劝吃饱饭”,第二句是“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正式驻点监测的第二天,从上午开始云量较少、太阳很晒,因为站在天幕外面能够比较快地发现猛禽,我仗着无知无畏的精神站在烈日下站了大半天,基本没怎么进过天幕。然后下午结束时笑爸就注意到我已经晒伤了,特意叮嘱我要赶紧买防晒帽。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就明显感觉到脸部尤其鼻子、颈部尤其后面隐隐发热,同时摸起来有点硬硬的,几天后这些地方都开始蜕皮(褪去一层名为“愚蠢”的皮)。好在二代目小伙伴留下了防晒霜和驱蚊液,听劝的我火速在京东下单防晒帽,及时止损没有造成更严重的晒伤。事后我脑子里第一个想法就是,在与下一期驻点小伙伴交接时,一定重点提醒他们注意防晒,同时把我学到的两句话转告他们:防晒!听劝!
![]()
防晒防蚊一样都不能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因为对于雀鹰、松雀鹰的识别把握不够准确(日本松雀鹰暂时战略性放弃),开始监测后心里有点犯嘀咕,但能做的就是在其他志愿者的帮助下,尽自己所能去识别和记录。中间抽空用手上的各种图鉴(以及懂鸟的图片)对比学习雀鹰&松雀鹰&凤头鹰的识别要点,自己对照图片也做了一些文字性的总结,但总感觉未得其法,看到新的照片还是十拿九不稳。后来朱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很多猛禽的知识,比如:如何识别雀鹰、如何识别鹞,延伸以后包括鹞的飞行方式、飞行时间与众不同的原因(为何会有“上班鹞”和“下班鹞”),并且讲了凤头蜂鹰和普通鵟迁徙时在节奏和行为上的不同,以及这些不同与他们在食性上的关系。最妙的是:刚学完没多久,天上就飞来了对应的猛,当堂考核的压力给到每一位学员头上。此外,监测点现场还自发形成各种识鹰辨隼的小课堂,各位老师耐心讲解,同学们认真学习,经过几番现场教、现场学及现场练,同学们在小鹰的辨识上慢慢找到了感觉。
![]()
白天观察,晚上复盘
【暗自感动的瞬间】
有一次大家看到了距离近、光线好的普通鵟,全都由衷的发出感叹,感叹它们的美丽。当时的我看着天上的猛、听着身边的感叹声暗自感动。在大自然的美丽面前,我们都成了单纯的欣赏者,暂时忘掉各自的身份,尽情享受那个当下。有这么多爱鸟的人在一起观猛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尤其是当你看到很好的猛况、漂亮的鸟图时,能够立刻分享给身边的鸟友,真是一大幸事。这里的氛围可真好啊。看到漂亮的鸟以及认鸟的时候,偶尔会想要画下来,发现画画和认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左边第一张是朋友画的燕隼,第二张是我画的不知名花花绿绿鸟)
![]()
【基建灵魂觉醒,苦修天幕搭建术】
第一次独自搭好天幕,却发现选址失误,坐在天幕里面照样会晒到太阳,心中暗暗记下第二天要改进的要点。第二天果断调整位置,并且把地钉升级为“两钉一绳”固定法,以此增大天幕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正当我满头大汗完工时,才发现阴云密布根本见不到太阳,顿时一个“蠢”字在我心中反复回荡。谁知快到中午时突然下起了雨,天幕成了大家的避雨港,而且中间高两侧低的设计使排水更加顺畅了,连德国友人都夸“完美”!我的天幕没有白折腾,心里悄然乐开了花。
![]()
【衣食住行的全面保障,让观猛全无后顾之忧】
虽说每日观鸟快乐无限,但凉风垭、长松寺的陡陡坡和弯弯绕也挺消耗体力。好在驻地的川菜会特意减辣,让我每天都能多干一碗饭;舒服的床垫和“西部狂野风”相伴的宿舍,是我倒头便睡的港湾,让疲惫一扫而空。
![]()
从李大姐家到菜园山庄的路很短,坡度和弯度堪比秋名山,我们试过舒缓的步行、灵活也稳重的电摩、小而精悍的踏板摩托,甚至小伙伴的Model X,后门展开时像鹰翼振翅,成了路上的风景线,在“秋名山路段”留下了诸多回忆。
吴大哥说“做菜有乐趣,做人要厚道”,李大姐总念叨“你们志愿者不容易”,这些温暖让我们的观鸟之旅更踏实了。
![]()
此外,驻地的米修(狗)和米奥(猫)的温情“陪伴”也是我意外的治愈源泉。米修年迈懂事,最喜欢被摸头,它很聪明,说坐就乖乖坐下,人走就默默跟着;米奥年轻淘气,摸头时会突然用肉垫拍你一下(不伸爪),相伴十几天让我越发羡慕它的快乐生活:
闲来无事四处溜达,视察领地
找人类给它摸摸蹭蹭,留下一身猫毛后潇洒离去
蹲着吃猫条(能蹲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蹲着)
戏弄一切比自己小的会动的东西(先摁住,然后往嘴里塞)
从窗户上溜出去玩(去哪儿不重要,自由最重要)
找最舒服的地方睡大觉(不管谁的座位谁的床,喵先躺下就是喵的床)
![]()
感谢龙泉山的馈赠,让猛们如此美丽;感谢各位老师/大师的组织和指导,让我们有幸亲眼目睹这些天空的精灵,这段时间跟着大家观猛学猛感觉我的眼睛也“升级”了好几代。在监测点的各位老师既博学又幽默,很享受和大家一起等猛来的时光,连空气都是快活的~
再贴上《游隼》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我在龙泉山等猛来的感受:“时间和天气的指标束缚着鹰,也束缚着追鹰的人。但一旦发现鹰,追鹰者便能欣然接受这之前所有的枯燥、痛苦,所有的等待、搜寻。顷刻间,一切都变得光彩熠熠,就像一座废墟神殿里倒塌的圆柱,遽然重获了它古典时代的显赫荣光”。
西部狂野风,这回真的感受足了;龙泉山的“鹰毒”,也彻底种在了心里。期待下次相遇!
![]()
2025年10月9日
By 布纳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