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十一月,今年摄影器材市场有点提前预热的意思,厂商很急呀,急着清仓!这绝对是一句大实话。上周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建议最近想下手的各位仔细读读,里面有降价预测。
徕卡果然不坑穷人,带电子取景器的M EV1发布
先给结论,这一定是近几年徕卡最让人失望的相机。
作为徕卡M系列第一款放弃传统光学取景器,配备电子取景器的机型,M EV1类似徕卡Q系列设计语言搭载6000万像素全画幅图像传感器,内置64GB存储,机身仅484g,可更换镜头,德国制造。换个说法,就是把Q3身上的电子取景器塞到M-11里面,替换掉原来旁轴对焦机制。
![]()
有人说,外面这么多吐槽的声音,主要还是价格降的不到位。问题是,买徕卡的人很在意性价比吗?在意的是逼格和习惯。我始终没弄明白,徕卡为什么要出这个产品,如果说这是一台可换镜头的Q,那它又不支持自动对焦、防抖。如果说它是台新形态的M,又没法发挥M镜头联动测距的能力。
要知道M的魅力并不在于技术先进,而在于眼睛与世界之间直接而本能的连接。纯属是一台为了从创新而创新的怪胎,违背祖训呀!试想一下,真有人会在电子取景器里用峰值手动对焦吗?
也许徕卡只是在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数字化改造,毕竟年轻人买徕卡是没有信仰的,关键是标。
富士X-T30 III如期发布
早在半个月前,我就给大家做了预告,只能说没有意外,没有惊喜,升级的幅度太小了。话说,今时今日,富士还能给用户什么惊喜呢?属于例行公事的一次发布。
总结一下就是老机身+老汤底+新处理器,也可以说是加了取景器和闪光灯的X-M5。
![]()
X-T30 III搭载26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采用新的第五代处理器,无机身防抖,添加了全新胶片模拟拨盘的同时,还提升了视频能力,支持6.2K30p视频录制,具备20种胶片模拟模式,重约378克。
富士同期还发布的新套头XC13-33mm F3.5-6.3 OIS,广角更广(貌似今年这个趋势很明显),单独购买要2550元,按套折算的话是1200元,突然觉得性价比非常高。
这次没有涨价,也是富士有点良心的地方,X-T30 II几个月前就被悄悄停产了!我倒觉得,X-T30 III的定价反衬出X-S20的良心,多了机身防抖和大电池,才贵2000多元。
新问题来了,这机器上市会继续搞饥饿营销吗?我感觉有点难,富士现在玩挤牙膏比索尼佳能要上瘾,实际上产品力在悄悄下降,新东西少了。
理光GR IV黑白相机终于官宣啦!
本周理光宣布正在开发GR IV的两款新机型,都以GR IV为基础,同样机身口袋尺寸,搭载18.3mm F2.8镜头。HDF款采用带有拜耳彩色滤镜的2600万像素APS-C传感器,专门拍摄黑白照片的Monochrome机型则使用相同像素的单色传感器。
根据新闻稿的内容,HDF款发布会在2025年冬季以后,黑白机型在2026年春天登场。出人预料的是,网上对于Monochrome机型的关注度特别高,这真的是回潮。
![]()
话说,理光GR IV发布有一段时间了,目前黑市的成交价依然在1.1万左右,最低也要1.05万,原价在官方排队的话,据说要半年以上,而且没有准信。我的哈苏35-100mm排队两个月了,线下专卖店给我的答复是要到春节之前,如果从黑市买的话,多花8000元,而之前长期缺货的其他镜头都有现货,饥饿营销玩得真溜,当消费者都是傻子。
最老实的还是尼康,Zr在上市之后光速售罄,线下店很诚实,告知原价半个月内就能拿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