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老人,已经独自生活了三年,儿子远在千里之外的珠海,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男子。
男人曾是职业保镖,如今却从事着一项特殊的工作,为无法陪伴父母的子女提供亲情陪伴服务,这个新兴职业被称作“外包儿女”,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养老的方式。
![]()
在珠海工作的老人儿子,每天都会通过手机查看家中的监控,屏幕上,母亲总是独自起床,坐在窗前发呆,揉着隐隐作痛的膝盖却从不对儿子提起,那一千公里的距离,成了母子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
直到有一天,儿子在网上发现了男子的服务,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那个改变母子生活的电话。
初次登门那天,男子特意带了一箱牛奶,站在门外,他自称是儿子的朋友,门内的老人透过猫眼打量着这个陌生的高大身影,急忙给儿子打电话确认,电话那头肯定的答复,终于让她迟疑地打开了门。
那天下午,男子帮老人打扫了积灰的角落,将洗净的衣物晾在阳台上,还把一袋十公斤重的大米从楼下扛进了厨房,临走时,碰巧遇到邻居好奇张望,老人笑着解释:“这是我外甥。”
![]()
这第一次服务收费七百元,除去礼物和交通费用,男子几乎没赚到什么钱,但让他意外的是,这段经历发布到网络后,竟引来了众多关注,每天都有新的咨询涌入:有人需要陪父母去医院复查,有人想找人帮忙修理家中老旧的电器,甚至有人希望代自己去相亲场合为长辈把关。
团队中的一人曾服务过一对丁克老人,六十八岁的老人在老伴突发脑梗倒地的那一刻,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没有子女的艰难,她并非后悔当初的选择,只是在那个危急时刻,格外希望能有人搭把手,团队成员不仅陪同就医,还细心记下家中需要维修的地方,定期打电话关心老人的康复情况。
![]()
另一位成员的服务对象是住在养老院的八十五岁张奶奶,他每天前去探望,逢人便亲切地喊“这是我奶奶”,他希望能让院里的其他老人和护工都知道,这位老人始终有人牵挂,陪聊天、读报纸,他做得周到体贴,却始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当老人感慨“要是有你这样的孩子就好了”,他总是温和地回应:“您孙子也很惦记您,只是工作实在太忙。”
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是每个从业者必须把握的尺度,过于亲近,容易让老人产生情感依赖;太过疏远,又显得不够用心,有成员曾因过度投入,被一位服务对象误解了心意;也因不愿介入客户家事,被抱怨“没把自己当自家人”。
![]()
社会各界对这种服务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在用金钱衡量亲情,有人批评子女推卸责任,但良子和他的团队觉得,正是传统养老方式的不足,才催生了这样的服务需求,当社区服务难以全面覆盖,保姆素质参差不齐,“外包儿女”至少能填补这片空白。
现实情况是,这份工作并不如想象中赚钱,每次几百元的服务费,扣除成本后分到每个成员手中只剩几十元,团队能够维持运营,主要依靠其他业务的收入补贴。
![]()
潜在的法律风险也让从业者格外谨慎,曾有团队接到“帮老人讨债”的委托,险些卷入纠纷,现在他们都会避开涉及债务等敏感业务,并通过全程录音录像来保护自己。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各地陆续探索出不同的养老服务模式,而“外包儿女”这种灵活的形式,或许正是应对当下养老难题的一种尝试。
![]()
男子心里很清楚,再专业的服务也无法替代血浓于水的亲情,一位队员服务过的老人在生命最后时刻,呼唤的依然是儿子的名字,事后客户发来信息:“感谢你们陪伴母亲走完最后一程,但我宁愿付出十倍代价,只求能多陪伴她一天。”
这条信息被保存在队员的手机里,时刻提醒着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
如今找上门的订单与日俱增,申请加入团队的人也在增多,但男子却说,最理想的状态是有一天人们不再需要这种服务,他自己也增加了回家看望父母的次数,虽然话还是不多,但陪伴的时间明显变长了。
![]()
了解了事情之后,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说风凉话的估计都是没离家打拼过的,谁不想常回家看看?可现实是房贷车贷孩子学费哪样不要钱?请假回家一趟,扣的工资抵得上请人看护一个月了,这服务至少能让老人有人照看,让子女能稍微安心工作,是无奈之举,也是现实需求。”
“作为老人,我说句实话,我们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是花钱请来的,但有时候,家里有个能搭把手、说说话的人,哪怕知道是‘演戏’,心里也能暖和点,总比一个人对着空屋子强,子女有子女的难处,能想到这个办法,也算是有心了。”
“这个事得两看,好的一面是确实解决了部分紧急需求,但坏的一面是,亲情能用钱买吗?今天能外包陪伴,明天是不是能外包过年团圆?会不会让一些本来就不想尽责任的子女更加理直气壮地当甩手掌柜?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最大的隐患是法律和规范缺失,服务过程中老人摔倒谁负责?财物损失怎么算?从业人员资质如何界定?光靠录音录像不够,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标准,把好事规范化,才能避免更多纠纷,保护双方权益。”
“看得我心情复杂,我们这代人是独生子女为主,上面四个老人,下面一个孩子,压力山大,真怕自己父母也有需要这么一天,更怕自己老了以后怎么办,‘养儿防老’真的过时了,以后可能都得靠这种‘社会化养老’了。”
如果你在异地工作,父母突然需要人照顾,你会考虑购买这种“外包儿女”服务吗?为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理由!
信源:红星新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