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或孩子)前几天还好好的,突然就‘斗鸡眼’了,看什么都两个影子!”
作为一名斜弱视专科医生,我在门诊常遇到这样心急如焚的成年人和家长。这很可能是一种名为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的眼病在作祟。
什么是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简单来说,就是原本配合默契的双眼,能同时看向一个目标,但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突然的双眼视轴不平行,眼位偏向内侧,俗称(“对眼”或“斗鸡眼”)。
![]()
它有三大关键特征:
· 急性:说来就来!重影症状常在几小时或几天内突然出现,患者甚至能清晰回忆起具体的发病时间。孩子可能会说:“讲台上有两个老师。”
· 共同性:非某条眼肌“卡住”,而是双眼在各个方向偏斜度一致,没有明显的眼球运动障碍。
· 内斜视:即俗称的“斗鸡眼”。
最让患者痛苦的症状是复视(早期看远重影)。因双眼无法对齐,大脑会收到两个略有差异的图像,从而产生水平方向的重影,严重影响生活。
病因揭秘:谁容易“中招”?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并非儿童的“专利”,成人甚至中老年人也可能患病。
主要原因包括:
· 与近视密切相关(最常见):这是目前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中高度近视者若未正确配镜,并长期近距离用眼(如沉迷手机/电脑),会导致双眼集合与散开功能失调,即“调节性/集合性失衡”。
· 潜在神经系统疾病(需警惕):少数情况下,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信号。因此,一旦出现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寻求专业眼科医生,尤其是斜弱视专科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
![]()
诊疗“三部曲”:出现症状怎么办?
1、第一步:切勿恐慌,立即就医
突发症状如“对眼”和“重影”,难免会焦虑。但请保持冷静,并尽快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途中可尝试闭上一只眼睛,这样能立即消除重影、缓解不适,保证行动安全。
2、第二步:配合完成关键检查
医生会进行系列专业检查,这对明确诊断至关重要:
① 视力与屈光检查
② 斜视度测量
③ 眼球运动检查
④ 眼底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这是排除颅内病变的“金标准”。医生会根据您的年龄、病史和初步检查结果,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此类检查,请务必理解并配合。
3、第三步:了解主流治疗方案
若排除了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目标便是消除复视、矫正眼位、恢复双眼视觉功能。主要方法:
① 三棱镜 + 双眼视功能训练:适用于小度数内斜,佩戴三棱镜可减轻复视,再通过视功能训练恢复双眼协同能力。
② 斜视矫正手术:根治眼位偏斜的常用方法。通常需等症状稳定半年以上后进行,能有效恢复眼位,解决重影。
如何预防?记住这三点!
· 控制用眼时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减少电子设备使用。
· 矫正屈光不正:及时佩戴合适眼镜,减轻双眼调节负担。
· 及早就医干预:一旦出现复视、视疲劳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斗鸡眼”并不逗,它可能是眼健康的警报。一旦突然出现看东西重影的情况,务必警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斜”归正要趁早!
撰稿 | 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副主任 王婷婷
审稿 | 合肥普瑞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主任 汪丽娟
![]()
王婷婷 副主任医师
· 中国接触镜安全监控与视觉健康专业会委员
·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外聘讲师
从事临床工作15年,曾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对临床上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斜弱视、青少年近视防控、儿童眼整形等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