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里,人们常常将目光聚焦于救死扶伤的临床医生,却容易忽略康复科里那群特殊的“身体修复师”——康复治疗师。他们不执手术刀,不开处方药,却凭借专业的技术与持久的耐心,帮助无数因伤病丧失行动能力、陷入生活困境的人,重新站立、行走,找回生命的尊严。
![]()
康复治疗师的核心任务,是为患者量身打造“身体功能重建方案”。无论是中风后半身不遂的老人、骨折术后步履维艰的年轻人,还是因脑瘫导致运动障碍的儿童,康复师都会通过系统评估,精准找出功能受限的关键所在。以中风患者为例,康复师会逐一评估其肌力、平衡与协调能力,进而制定从“床上翻身”到“站立平衡”,再到“迈步行走”的阶梯式计划——每一步,都紧密契合患者的恢复节奏。
![]()
他们的“治疗工具”看似平常,却蕴含深厚学问。手法按摩不仅是放松,更是以特定力度激活肌肉,抵御长期卧床引发的萎缩风险;关节活动训练讲究角度与力度的控制,以避免二次伤害;而借助平衡杠、康复球等设备的练习,实则是在模拟日常活动,协助患者重建站立、坐下、行走等基本能力。对于需要辅具的患者,康复师还会耐心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杖、助行器或轮椅,让这些工具真正化作“身体的延伸”,而非束缚。
![]()
更为重要的是,康复师也扮演着“心理引路人”的角色。伤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疼痛,更有对未来的迷茫与自我怀疑——有人因无法独立进食而自卑,有人因不能再照顾家人而陷入焦虑。此时,康复师不仅调整训练方案,更以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患者信心:“看,今天你的手臂抬得更高了,比上周进步很大!”这些“看得见的改变”,成为患者重建希望的火种,让康复之路从被动的“治疗任务”,转变为主动的“重生之旅”。
![]()
从临床救治后的“功能修复”,到协助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康复治疗师以专业与温情,填补了“挽救生命”与“回归生活”之间的那道鸿沟。他们或许鲜少站于聚光灯下,却是无数人重启人生、拥抱世界的重要支撑。
太原市人民医院康复科联系方式:
迎泽院区:0351-4647299(病房)、4647196(门诊)
晋源院区:0351-2196699(门诊)
康复师简介
![]()
刘欢,主管康复治疗师。曾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康复医院进修学习,主要跟随日本留学刘畅老师学习新Bobath技术。
擅长: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常见骨科术后的康复以及颈肩腰腿疼的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有独到的见解。
![]()
刘希梦,中级康复治疗师。曾在上海阳光康复中心进修学习。
擅长:脑卒中、颅脑损伤等中枢神经损伤后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
张新宇,初级康复治疗师。曾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神经康复,骨科康复。
![]()
谢晓雪,主管康复治疗师。曾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脑卒中后遗症、颅脑损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后遗症及各种慢性疼痛的治疗。
![]()
秦涑焜,初级康复治疗师。
擅长:运动损伤康复,肌肉骨骼损伤康复。
![]()
韩鑫,初级康复治疗师。
擅长:各类运动损伤,骨折术后,颈椎病及腰椎病的康复。
(责编 黄晶 通讯员 史新燕 魏勇 助编 兰亚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