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父母登高赏秋时
你可曾留意他们眼中风景是否清晰?
![]()
很多中老年人总觉得视力模糊是累的,少看会儿手机就好。等到看不清路、连菜都夹不准才去检查,一查竟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眼病,也是全球排名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据统计,50-60岁人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可达80%,而且常常是两只眼睛 “轮流中招”。
不过,大家也不要着急,日常生活中通过5个零成本的自查法,就能初步捕捉白内障的早期信号,快来看看吧!
01.看远看近都“糊”了
自测方法:
遮一只眼,先看远处的路牌、车牌,再看近处的书报小字、手机,换眼重复,若过程中感觉视线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整体朦胧不清,且眯起眼睛也无法缓解这种模糊感,就需警惕。
![]()
背后信号:
白内障的核心问题是眼球内的晶状体由透明逐渐变浑浊。正常情况下,晶状体能灵活调节焦距,让我们看远看近都清晰;一旦晶状体浑浊,光线无法顺利穿透,就会导致远、近视力同时下降,出现 “看什么都糊” 的情况。
02.视界偷偷“变黄”了
自测方法:
拿出一张白纸,在自然光下观察,是否感觉白纸颜色偏黄、发暗,不再是纯净的白色?平时看红色、蓝色等鲜艳颜色时,也觉得色彩变浅、不够鲜亮,整个世界仿佛蒙上了一层淡黄色的滤镜。
![]()
背后信号:
随着白内障发展,浑浊的晶状体可能会出现 “色素沉着”,就像透明的玻璃逐渐被染成黄色。这种 “色觉异常” 往往是白内障的早期表现之一,容易被忽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年龄大了 “眼神变差”,实则是晶状体在悄悄发生变化。
03.老花眼突然变好了
自测方法:
之前看近物(如看书)必须戴老花镜,最近却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清小字,甚至觉得老花镜度数 “不够用” 了。
![]()
背后信号:
这种 “老花眼好转” 的现象,很可能是白内障的 “障眼法”!晶状体变硬是会抵消老花度数,让人误以为老花眼好了。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随着白内障进一步发展,晶状体浑浊加重,视力会迅速下降,甚至比之前更差。
04.看东西 “重影” 了
自测方法:
遮一只眼,盯近处的笔尖或远处的灯泡,是否感觉光源周围出现多个模糊的 “影子”,或者看门框时,觉得物体边缘在 “发虚”“变粗”。
![]()
背后信号:
正常晶状体是均匀透明的,当白内障发生时,晶状体浑浊往往不均匀,光线会被扭曲,单眼就能看出多个影子,这也是白内障的典型信号之一。
05.一遇强光就睁不开眼
自测方法:
太阳一晒就觉得刺眼;看灯时周围有光晕;晚上开车,对面车灯一照就会眼花,需要眯眼或躲避强光才能缓解。
![]()
背后信号:
浑浊的晶状体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增强,出现 “强光下看不清” 的情况。这种症状在夜间开车时尤为明显。
温馨提醒
以上测试只是初步筛查,不能替代专业诊断,但如有2个以上和自身的情况相符,一定要尽快预约眼科医生做全面检查。同时,年龄40岁以上,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也建议每1-2年做一次眼科常规检查(白内障高发人群更要注意)。
![]()
白内障,其实很好解决!
很多人听到 “白内障” 就害怕,其实不用慌 —— 它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眼病之一,目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术后视力恢复效果大多很好。
随着科技发展,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不仅可以治疗白内障,还可以同时解决老花眼、近视眼、散光等多种眼部问题。对于同时患有白内障和老花眼或近视眼的人群来说,是一个福音。
但关键在于 “早发现、早随访”,等到晶状体完全混浊再手术,反而会增加难度。这些家庭自测技巧,就是帮你守住眼健康的 “第一道防线”。
快转给家里的长辈,一起做个简单的自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