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牛雨蕾)随着冷空气来袭,本轮流感季如期而至,校园似乎成了此次流感的“重灾区”。据10月20日~10月26日(第43周)https://mp.weixin.qq.com/s/y6jTKflWZHjzRKAAVjUg4A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明显,部分省份已进入中低水平流行阶段;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场所的聚集性疫情报告显著增加,其中5~14岁病例组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
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占门急诊就诊总数比例每周变化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图
针对当前流感形势,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他介绍,今年北半球冷空气较以往来得更早,导致流感季提前;同时,今年流行的毒株为甲型H3N2,而非此前常见的甲型H1N1,以往研究发现,疫苗预防H3N2的效果要略低于H1N1。
但也无需恐慌,李侗曾介绍,目前尚无迹象显示病毒的致病力更强,更无证据表明其会引发大流行。
为何校园成了重灾区?李侗曾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学校聚集性强且空间封闭。学生在教室、食堂等密集活动时,病毒极易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快速传播。其二,学生普遍防护意识较差,如咳嗽时不会及时遮挡、经常忽略洗手步骤、不愿戴口罩等,增加了感染风险。其三,带病上学成传播源。不少学生因担心落下学业,在轻微感冒时坚持上课,导致流感病毒在班级内快速传播。
李侗曾表示,5~14岁的学生群体虽然体质更好,也不完全属于高危群体,但仍需重点防护。针对校园流感防控,李侗曾给出三点建议,接种流感疫苗;有症状别硬扛,绝不带病上学;
做好日常防护,感染后科学应对。“虽然疫苗预防H3N2的效果要略低于H1N1,但仍能降低感染风险,减少重症风险。”李侗曾特别提醒:“若孩子感染流感后出现持续高烧不退、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送医,排查心肌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切勿延误治疗。”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
北京事、天下事、身边事,就关注"京城大峰峰"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欢迎转发分享微信朋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