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能源研发中心
![]()
![]()
周五晚上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已决定对委内瑞拉境内军事设施发动攻击,且打击行动可能随时展开,这给过去三天缺乏驱动、走势萎靡的油价打了一剂兴奋剂,短时间内油价反弹冲高1美元,不过从冲高之后油价的表现来看,显然市场对该消息维持观望态势,稍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否认其已决定对委内瑞拉境内军事目标实施打击,此举与媒体报道其已批准攻击行动的说法相悖,周五在“空军一号”上被记者问及是否就此做出决定时,特朗普简短回应“没有”。对于《迈阿密先驱报》当日早前对此消息的报道,白宫发言人安娜·凯莉表示“匿名消息人士根本不清楚实际情况”,并强调任何官方声明都将由总统亲自发布。考虑到今年6月底的周五特朗普同样表示无意打击伊朗,但周日就出现了B2轰炸伊朗核设施的行为,显然市场对该事件的进展保持谨慎,油价在冲高之后虽然有大幅波动,但最终还是维持了一定的风险溢价,这也让油价周五小幅收涨。
10月原油月线级别收出一根长下影线,虽然10月一度深跌,月线也连续第三个月收跌,但10月油价最终跌幅只有2.5%左右,这样的表现显示油价一方面由供应过剩作为方向运行最核心驱动,但油价交易的内容显然绝不仅仅是供应过剩这一题材,包括对俄制裁、对委内瑞拉持续军事施压等地缘因素,以及美联储降息及中美经贸磋商等特朗普政府关税博弈等诸多事件均不断给油价带来影响,所以我们正在经历油价历史上影响因素非常复杂的阶段,这也让油价运行节奏明显多变。
![]()
![]()
从基金持仓报告变化可以看出10月份市场观点的剧烈摇摆,WTI原油持仓继续受美国政府停摆影响暂停更新,洲际交易所(ICE)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截至10月28日的一周内,布伦特原油投机者将净多头头寸增加119,046手至171,567手。柴油投机者将净多头头寸增加33,930手至79,696手。一周之内原油近12万手的投机净多头寸增长显示美国跟欧盟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此之前的一个月时间里投机资金刚刚增加了空头押注,减持了多单,让净多头寸回落了20万手,显示了押注看跌油价的判断。但随着对俄制裁落地,基金又迅速调整了其对油价的评估。
![]()
![]()
欧佩克+继续增产及对俄制裁的复杂影响
10月23日,欧盟和美国先后发布了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大力度制裁,从制裁后各方反应来看显然市场无法忽视制裁带来的影响,随着时间过了一周对制裁的影响逐渐有一些较为客观的评估,目前还在进口俄罗斯原油及成品油的大国未来很可能会绕过制裁继续购买,市场预期俄罗斯石油销售将转向中介和贸易公司,此举将增加卖方成本但可缓冲买方风险,综合多家评估机构的判断可能有50-100万桶/日的俄罗斯原油在11月和12月被搁置,难以找到买家,这一影响在原油市场正处于供应过剩最为明显的阶段对油价的影响烈度相对有限。在制裁公布后一度有消息传出,称为遵守美国对俄新制裁,印度炼油企业准备大幅削减俄石油进口量,俄罗斯对印度的石油供应预计将降至“接近零”的水平。但随着与美国关税谈判遇挫,有最新消息称印度石油公司正从未受制裁实体处继续采购俄罗斯原油,印度最大炼油企业印度石油公司(IOC)已从非受制裁实体采购5船俄罗斯原油,该公司此前表示,只要原油符合制裁相关规定,公司将继续购买俄罗斯原油。综合评估下来对俄制裁对在短期内让一部分供应离开市场,但制裁的担忧也从最初的反应中有所降温,油价小幅回落。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多次西方国家对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的石油出口的限制,无一例外的这些制裁公布初期都给市场带来担忧,但最终又都没有给石油市场带来预期的供应大量中断的风险,这些制裁国家的供应及出口仍维持在了高位,损失量远低于制裁初期预期,因此从中长期来看,美欧制裁难以完全实现其预设目标,制裁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俄罗斯的石油交易成本,实质性影响更多体现在改变了俄罗斯石油的贸易流向、推高了其交易成本并催生了合规风险,而非在总量上成功封堵其出口。
最近2周尤其是10月最后一周的美国EIA周度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全口径油品库存同样大幅下降,虽然主要是因为美国增加了出口而非需求提振的去库。但还是在短期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资者对供应过剩压力的担忧,尽管从Kpler的跟踪水上石油数据来看目前仍有庞大的数量 ,随着欧佩克+周日决定12月继续小幅增产13.7万桶/日,这意味着进一步巩固了未来一段时间原油市场供应过剩局面。根据欧佩克会后公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全球经济的稳定前景和当前有利的低库存的市场条件,欧佩克+八个国家的部长们决定在12月份将石油产量配额增加13.7万桶/日。12月之后,由于季节性因素,这8个国家还决定在2026年1月、2月和3月暂停增产。协议各方重申,165万桶/日的产量可能会部分或完全恢复,取决于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逐步恢复。欧佩克+八个成员国的下一次会议将于2025年11月30日举行。另外欧佩克秘书处周日宣布,已收到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哈萨克斯坦和阿曼的最新补偿计划,以弥补超过目标的产量,时间表涵盖了从上个月到2026年6月的这段时间。明年一季度暂停增产这个决定,在一度程度上能缓解12月继续增产给市场带来的压力,如果在市场供应压力不大或市场情绪较好阶段,无疑会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但在2025年欧佩克+已经整体将产量计划提升了291.1万桶/日,截至9月底半年时间实际产量已经增长了211万桶/日的背景下,还是难以改变市场对于原油后市供应过剩的基本判断,只是在明年一季度略微缓解过剩压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欧佩克+不得不暂停增产,是担心明年一季度季节性需求低位因素,意味着其本身也意识到后续的过剩压力难以承接继续增产。
![]()
![]()
![]()
![]()
中国凭自身实力在中美经贸关系上赢来一年稳定期
10月份中美经贸再次经历了一次摩擦持续升温,直到特朗普情绪激动喊出要给中国再加100%关税达到顶峰,紧张的局势一度引发了市场担忧,油价也因此出现暴跌。但随着10月底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中美双方公布了马来西亚经贸磋商达成的共识,双方就各自关切的核心要求达成了让步,中国商务部表示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美方暂停实施相关措施后,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10月份的这次中美经贸摩擦最终以这样的结果收尾,有分析认为这次中美博弈最核心的突破在于,中美两国自此真正进入了平起平坐的新阶段,中国凭着自身实力赢得了一年的稳定发展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此次中美元首会晤直接称为“G2会议”,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对等,更是双方乃至国际社会在心理层面上的共同认知,中美已成为全球格局中唯二具有全面影响力的“超级大国”。这一说法并非外交辞令式的客套,而是反映出其内心已实质上承认,中国已是与美国处于同一实力层级的战略对等方。
回顾2025年前10个月的走势,油价在大幅波动中重心进一步下移,10月之后油价重心下探至年内低位区间,随着对俄制裁带来的供应扰动,油价再一次守住了下档支撑,随着欧佩克+决定12月继续增产,油价仍将在供应过剩压力下继续考验下档支撑。而欧佩克决定一季度暂停增产的决定对油价来说相对友好,包括地缘层面仍会给市场带来扰动,这意味着油价在未来一段时间仍易出现反复,将继续保持高波动特征,从机会选择上重点仍建议维持逢高沽空,注意节奏把握。(根据惯例美国通常在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开始冬令时。2025年美国冬令时从11月2日起交易时间推迟一小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