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甘岭战役遍地敌尸,为活命8连4班提出大胆想法,最终全员生还

0
分享至



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有多惨烈?

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连山头都被炸塌了,地上全是尸体,连个藏人的地儿都没有。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91团8连4班9个兵,居然一个都没死,全活着回来了!

他们不是靠什么重火力支援,更没有奇迹,而是用了一个大胆想法。

那么,他们用了怎样的大胆想法?又是如何全员生还?



大胆想法

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中,91团8连4班的九名战士,猫着腰,踩着弹坑一步步向9号高地推进。

他们奉命前出构筑前沿防御阵地,可当抵达指定区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住了脚步。

目光所及之处,是密密麻麻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堆叠着,既有我军将士,也有美军士兵,混杂在一起。

而且,阵地土地已经被连日的炮火翻搅得极为松散,手中的铁锹一铲下去,竟是松软得仿佛翻腾的豆腐渣,一戳即塌。



这让原本计划的防御战壕,无从下铲,土垒不实,筑不起,战壕刚一成形便塌作泥浆。

若真躲进其中,战未开,命已休。

时间一点点流逝,耳边隐约传来远方敌军机械运转的低鸣声,预示着敌军们来了。

“不能这样下去了”,副班长蔡兴海把锹重重地插入地上,却还是斜斜地滑了出来,带出一把湿土。



此时,一名老兵突然停下动作,看着眼前这一地尸山血海,又看看脚下四处塌陷的焦土,说出了那句话:

“要不……咱们,用这些尸体来垒墙?”

这话一出口,一时间没有一个人应声,但没人说“疯了”,因为他们都明白,这是此刻最务实的活命之法。

生与死之间,本就只隔一线,美军的炮火即将倾泻,如果不能在天亮前布好防御,他们这九个人根本撑不过第一轮攻击。



就算手中还有武器,可若没有掩体作为屏障,哪怕是神枪手,也会被乱弹碾成齑粉。

沉默良久,蔡兴海点了点头说:“只用敌人的,兄弟的,动也不能动。”

白人美军的身躯高大,厚实结实,这让“肉墙”的构建拥有了天然的“材料优势”。

他们将两具尸体一前一后重叠,横铺在焦土之上,再以落地的松土填缝、夯实,力求压紧结构。

四人一组,分段作业,余者轮流警戒,他们几乎是一边呼吸着尸体散发出的腐臭,一边埋头劳作。



整整五个小时,他们没有停歇,直到天快亮,一道高一米、长近六十米的“防御墙”终于初见雏形。

这道“人墙”还只是初步成果,当一名战士在四周勘察时,意外发现一处塌陷的半截坑道,狭窄却正好能容下九人蜷身而卧。

蔡兴海当即拍板:这里,将是他们的备用生命线。

随即众人一拥而上,迅速清理坍塌物,加固壁面,准备将其作为敌军炮火袭来时的最后避难所。



生死之间

战斗很快开始了,敌人的炮火一发接一发,炮弹也接连在阵地周边炸开。

“趴下!”蔡兴海大喝一声,扫了一眼“肉墙”下隐蔽的战士们,随即挥手:

“除了值守的,全部退进坑道,快!”

可不到五分钟,值守的那名战士就被爆炸掀起的弹片打中右腿,惨叫一声,扑倒在壕沟中。

其他人迅速将他拖进坑道,简单包扎后躺在一角。



忽然,轰炸声减弱,仿佛停了下来。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是不是打完了?”一名年轻战士低声问,眼神闪着光,手已摸上了枪柄。

蔡兴海坐在坑道入口处,眼睛死死盯着那道“肉墙”外的地平线。

远处,黑压压一片敌军身影正缓缓向前推进,举着旗语,突然间,所有人整齐地趴在地上,没有继续前冲。



“不对。”蔡兴海看着那些高举的小旗和不合常理的“突然潜伏”上,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寒意。

他不是新兵,他见过太多战术伎俩,也吃过太多血的亏。

“全体退回坑道!快!”他突然暴喝一声。

话音未落,一枚炮弹贴着“肉墙”上方呼啸而至,紧接着是连续的震耳爆炸,整个高地仿佛在颤抖。

坑道外顿时火光冲天,刚才敌军伏下的那片地面,瞬间陷入新的地狱。



如果蔡兴海晚喊十秒,一名年轻战士此刻已经连骨头都找不到了。

蔡兴海这时更清楚了,今天敌人玩的不是简单的火力压制,而是炮火假延伸,一种专门针对老兵心理的致命圈套。

这不是第一次美军玩这种花样,明明前方轰炸结束,却在你站起身来准备还击时,立刻再投一波炮弹,精准打击暴露目标。

此战术诡诈至极,稍有不慎就会被一锅端。



空中引爆

炮火虽暂歇,敌军的步伐却越来越近。

91团8连4班这小小的“肉墙”后,战士们咬牙抵抗,拼尽最后的体力与弹药,在有限的武器下,把每一次攻击都当成最后一战来拼。

但现实残酷得令人喘不过气,几轮交火下来,冲锋枪的弹匣所剩无几,连带着那原本就不富裕的机枪弹带也变得轻薄如纸。

惟有手榴弹,仍如土疙瘩般堆在坑道角落,成了他们仅存的大杀器。



但问题也随之浮现,敌军久经沙场,早已摸清我军惯用战法。

每次手榴弹飞起,敌人便迅速卧倒或钻入弹坑,只需等待一阵,就再起冲锋。

更可怕的是,美军竟学会了捡起未爆手榴弹反投回来。

就在这样焦头烂额的局势中,一次慌乱中的投掷,一名战士手滑,将已拉了引信的手榴弹抛得过早,还未触地便在空中爆裂。

弹片在半空撕裂开来,紧接着从对面传来一连串惨叫。



“空中……爆炸?”蔡兴海低声重复了一遍,接着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在下一轮敌军逼近前,亲自做了几次试验。

他掌握住了一个关键的节奏:手榴弹从拉引信到爆炸,约有四秒钟的延迟。

人臂转一圈需时二秒,若能恰好控制投掷节奏,让手榴弹在空中尚未落地时炸开,那爆炸范围将是地面落弹的数倍!

第二天凌晨,他叫醒全班:

“你们都试试,把拉开引信的手榴弹,在头上甩一圈再投出去——不落地,在敌人头上炸。”



一开始,大伙面面相觑,不少人都面露惊色,手榴弹不就是引爆后赶紧扔掉么?

谁敢拿它在自己头上“兜圈子”?一不小心引信快爆了,那岂不是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蔡兴海见状没有多说,只是把一枚训练弹握在手里,面无表情地拉开引信,迅速在头顶甩臂一圈后,精准抛向二十米外的草坡。

“砰”的一声,手榴弹果然在空中炸开,树枝四散。



“看清楚了吧?落地炸,只炸一堆泥;空中炸,弹片杀得人没地藏。”

众人目光开始变了,有人点头,有人跃跃欲试。

一晚上的练习,他们用石头、砖头模拟重量,照着蔡兴海的方法反复抛掷,直到每个人都能控制住两秒“起投点”,才真正摸到这门“空爆技法”的门径。

战斗打响时,这门技巧开始显威。

敌人又一次逼近,“肉墙”背后,蔡兴海冷静指挥:“空爆弹,五颗一组,目标左侧弹坑,投!”



四班的战士们第一次见识到,“弹片从上往下”,比以往任何一次地面轰炸都更有效率。

趴在弹坑里的敌人不再安全,反而像活靶子,成了弹片的最佳目标。

蔡兴海眼看有效,随即指挥调整投掷节奏,不再零散出手,而是有节奏地组织空爆连投,形成连续覆盖。

“空中杀器”的称号,从这天起在坑道中悄悄流传。

而从这一刻开始,敌人再也不敢靠得太近。



爆破突围

敌军久攻不下,于是,他们开始改变策略,不再冲锋,而是将全部火力集中封锁4班藏身的坑道。

高处的石崖上,一挺美军机枪疯狂咆哮。

与此同时,还有敌人爬上两侧掩体,从高处俯视,把一颗颗黑黢黢的爆破筒投向坑道口。

狭窄的坑道内,战士们的神经早已绷到极致。



每听到铁皮落地的“当啷”声,心脏便随之一紧,这不仅是危险的信号,更意味着他们随时可能“集体升天”。

当第三颗爆破筒滚落进来时,所有人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卧倒。

但在电光火石之间,一道身影猛然从地上弹起,那是一位老兵,他没有犹豫,没有回头,更没有任何言语。

他只做了一件事,抱起爆破筒,转身冲了出去。

敌人显然没料到会有人从爆破中冲出,一时怔愣,他没有浪费这一瞬,猛地将爆破筒掷向敌群最密集处,然后扑倒在地。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撕裂山谷,最近的美军被炸得人仰马翻。

敌军乱了,他们原本以为已将坑道死死压制,却不料志愿军还有这种“舍命突袭”的打法。

那一刻,恐惧在敌阵中蔓延。

蔡兴海第一时间冲出坑道,将倒地不起的老兵拖回,看到他面色苍白、额头血迹斑斑,显然已被爆炸震晕。

但他活着,心跳、呼吸,还在,他的冲锋,像一道火光,点燃了全班的斗志。

“他一个人能吓退一群美军,我们九个怎么不能守住阵地?”



没人喊口号,也没人讲什么豪言壮语,蔡兴海迅速组织反击。

他将九人分为三组:一组轮流投掷空爆手榴弹,扰乱敌军队形;一组以坑道为中心点机动转移,从两侧压制;剩下的做机动支援,根据敌军推进方向,灵活应变。

手榴弹再次飞向空中,那种熟悉的“空爆”节奏重新奏响。

冲锋的敌人前赴后继,却又被一波波空炸击溃。



蔡兴海更是精准把握敌军推进节奏,每当对方开始集中火力轰炸,他便带队退入坑道隐蔽;炮火一停,立即出击反击。

这种“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躲”的战术,使得4班在极度被动的环境下硬是杀出了一条生路。

数次攻防之间,尸体堆积在“肉墙”之外,泥土已难掩血色,空气中满是焦灼与腐臭。

但4班的九个人,没有一个倒下,他们或手肿如馒头,仍投弹不止;或膝盖磨破,照样来回奔袭。



甚至那位因空炸误伤右手的新兵,也咬着牙学会了用左手投弹,硬是杀出属于自己的“第二战线”。

当夜幕再一次降临,远处的敌军终于退去,蔡兴海清点人数,九人全在,一个不少。

伤的有三个,其中一人重伤,但,没有一个人牺牲。

他们在死亡边缘踱步整整一天,却如奇迹般地全数生还,还歼灭敌军近四百人。



仅凭一堵肉墙、一条坑道和三百枚手榴弹,他们在敌军眼皮子底下,守住了这片高地。

91团8连4班不是传奇,因为他们真实存在。

他们只是千万个志愿军的缩影,在最艰苦的条件下,用最坚定的信念,做最不可能完成的事。

他们是中国军魂最坚硬的部分,是和平年代最响亮的回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著名专家称:试管婴儿都活不过40岁!如今中国首例过得如何?

著名专家称:试管婴儿都活不过40岁!如今中国首例过得如何?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11-03 17:28:44
中国房东的骚操作:把日本塔楼的共享空间(ゲストルーム)挂到朋友圈“卖”?

中国房东的骚操作:把日本塔楼的共享空间(ゲストルーム)挂到朋友圈“卖”?

日本物语
2025-11-07 21:31:19
一眼万年。分手7年后,欧豪还是没抵过白月光的魅力

一眼万年。分手7年后,欧豪还是没抵过白月光的魅力

陈意小可爱
2025-11-07 04:43:09
日本自卫队访华,9天去了3个地方,解放军亮出精锐,大有玄机

日本自卫队访华,9天去了3个地方,解放军亮出精锐,大有玄机

谷火平
2025-11-08 09:48:12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老范谈史
2025-11-06 13:55:44
一旦战事大规模爆发,我国必须死保8座城市,关键时候能抵御外敌

一旦战事大规模爆发,我国必须死保8座城市,关键时候能抵御外敌

boss外传
2025-11-06 20:30:03
美记:多队认为火箭可能交易莫兰特,因球队主控范弗利特遭遇大伤

美记:多队认为火箭可能交易莫兰特,因球队主控范弗利特遭遇大伤

懂球帝
2025-11-08 00:40:08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吃瓜局
2025-11-07 14:15:39
那年,我受命去调查于幼军

那年,我受命去调查于幼军

霹雳炮
2025-11-02 19:38:51
太空碎片威胁升级,神舟二十号飞船遭撞击,6名航天员能否长住?

太空碎片威胁升级,神舟二十号飞船遭撞击,6名航天员能否长住?

凡知
2025-11-07 11:57:32
国安新帅浮出水面,已到北京,并观看国安比赛有望带队征战足协杯

国安新帅浮出水面,已到北京,并观看国安比赛有望带队征战足协杯

体坛风之子
2025-11-08 07:00:03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红色先驱
2025-10-27 18:18:06
她是著名歌唱家,不惧流言嫁三婚前央视主持丈夫,三年生一儿一女

她是著名歌唱家,不惧流言嫁三婚前央视主持丈夫,三年生一儿一女

白面书誏
2025-11-07 20:17:56
刘强东: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刘强东: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极目新闻
2025-11-07 15:17:52
续航821公里!Model Y长续航后驱版上线,288500元起售

续航821公里!Model Y长续航后驱版上线,288500元起售

鞭牛士
2025-11-08 08:29:11
刘强东做梦也没想到,李想连生五胎的老婆,如今也开始给他长脸了

刘强东做梦也没想到,李想连生五胎的老婆,如今也开始给他长脸了

妙知
2025-11-07 17:50:18
命苦的体操女神:遭富豪丈夫背叛,儿子眼睁睁被抢,最终净身出户

命苦的体操女神:遭富豪丈夫背叛,儿子眼睁睁被抢,最终净身出户

法老不说教
2025-11-05 14:05:42
冬天里的澡该怎么洗?洗对暖身,洗错害病!攻略看这里→

冬天里的澡该怎么洗?洗对暖身,洗错害病!攻略看这里→

农视网
2025-11-05 22:10:42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麦大人
2025-11-06 08:32:30
刘恺威为啥要离婚,看了杨幂的这张照片就知道了

刘恺威为啥要离婚,看了杨幂的这张照片就知道了

乡野小珥
2025-11-08 06:52:43
2025-11-08 10:51:00
瀚霖学史 incentive-icons
瀚霖学史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942文章数 1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福建舰入列 中国航母实力世界第二位置毫无争议

头条要闻

媒体:福建舰入列 中国航母实力世界第二位置毫无争议

体育要闻

邵佳一准备好了,但中国足球准备好了吗?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数码要闻

三星推出10.7Gbps LPDDR6内存 采用12纳米工艺制造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