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的欧洲安全局势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各方动向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就在这样的敏感时期,比利时国防部长弗兰克恩10月26日接受采访时的一番公开表态,迅速成为焦点并搅动了现有格局。
![]()
这番言论涉及对俄罗斯的强硬表述,还关联到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潜在冲突风险,自10月26日曝光后便在国际社会引发关注,也让北约内部原本就存在的分歧进一步显现。
俄罗斯方面对此反应迅速且态度强硬,10月29日便通过副外长表态、使馆声明等方式传递出明确的反对信号。
与此同时,弗兰克恩的言论在北约内部并未得到一致认同,部分成员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对这种激进表述持谨慎态度。
激进言论遭冷遇
当前欧洲安全局势本就紧张,比利时国防部长弗兰克恩的一番表态更让北约内部的裂痕愈发明显。
这种分歧并非突然出现,而是在对乌援助力度和对俄威慑策略的长期博弈中逐渐积累的结果。
![]()
10月26日,弗兰克恩于接受比利时《晨报》专访之际,抛出一则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
当被问到美国向乌克兰交付“战斧”导弹计划搁置、可能引发俄与北约全面战争的担忧时,他表现得毫不在意。
他声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会使用核武器,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会将莫斯科从地图上抹去”,还表示不担心布鲁塞尔遭遇常规攻击,因为这会导致莫斯科被“夷为平地”。
但这番话并没有得到北约盟友的普遍认同,部分欧洲国家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让它们不敢轻易站队。
![]()
要知道很多欧洲国家依赖外部能源供应,经济复苏也还没走上正轨,过度激化与俄罗斯的矛盾,很可能让自己的能源供应断档,经济发展受拖累。
这些国家都清楚,这种激进言论只会把对话的大门关上,让区域冲突的风险越来越高。
这种内部差异早有端倪,之前几场国际峰会中,有的国家想加大对乌援助力度,甚至提供重型装备,有的国家却只愿给些轻型防御武器,对设立禁飞区、直接派兵等提议更是明确拒绝。
弗兰克恩的表态无疑是往分歧的火苗上浇了油,让联盟内部的立场分化更严重了。
俄方火力全开
面对弗兰克恩的言论,俄罗斯方面很快给出了强硬回应,一系列表态传递出明确的警告信号。
10月29日,俄罗斯副外长格鲁什科对《俄罗斯商业咨询报》表示,弗兰克恩的言论符合西欧普遍存在的“军事妄想症氛围”。
同一天,俄罗斯驻比利时大使馆发布声明,严词谴责相关言论,称其“极具挑衅性且不负责任”大使馆认为,此言论“荒诞至极,与现实严重背离”。
![]()
大使馆在声明里说得很直白,弗兰克恩的出格言论,是军国主义狂热日益吞噬欧洲主战派的最明显体现。
像他这样的欧盟官员“正威胁着欧洲大陆的未来,并有能力将其拖入新的战争”,这种指责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在当前局势下,任何激化矛盾的言论都可能成为冲突升级的导火索。
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作出的回应,尽显强硬态势,相较于其他反应,其言辞与态度更为果决,展现出不容小觑的强硬立场。
在社交媒体上,有网民建议“把比利时当作‘波塞冬’水下航行器测试地点”,梅德韦杰夫直接发文称,那样的话“比利时就会消失”。
巧合的是,10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证实,俄方已顺利完成“波塞冬”无人水下航行器测试工作,此举充分彰显了俄罗斯于水下装备领域的雄厚技术实力与显著进展。
![]()
这款装备可携带百万吨级核弹头,在近海引爆能制造数十米高的海啸,足以彻底摧毁沿海城市和关键基础设施。
其实在此之前,俄罗斯就多次强调,西方向乌克兰大量输送武器根本阻止不了俄军行动,只会让局势进一步升级。
这次面对弗兰克恩的言论,俄方更是明确释放信号,会密切关注北约成员国的动向,要是出现实质性威胁行为,肯定会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言论掀波澜
弗兰克恩的言论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不仅让俄与北约的对立情绪升温,更给本就动荡的欧洲安全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从现实情况来看,弗兰克恩的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
![]()
他一边说不担心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一边又承认俄罗斯“生产的弹药数量是整个北约的四倍”,能用同样的钱买到比西方国家“多得多的”武器装备。
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更凸显了其言论的不合理性。
他还敦促加快“欧洲重新武装”,并对俄方施加经济压力,声称“必须努力从经济上摧毁俄罗斯”,却没考虑到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对欧洲各国来说,当前的局势早已不是简单的“选边站”,一些东欧国家因为地理原因,对俄罗斯心存忌惮。
希望加大对俄施压,而德国等西欧国家,由于高度依赖外部能源,担心强硬制裁会反噬自身经济,态度相对谨慎。
这种利益诉求的差异,让北约很难形成统一的对俄政策。
![]()
比利时首相德克罗之前就明确表示,欧盟不应考虑会削弱自身经济的对俄制裁措施,这与弗兰克恩的激进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激进言论可能会引发“破窗效应”。
如果欧洲主战派的军国主义狂热持续蔓延,很可能让更多国家卷入冲突,俄罗斯方面已经亮明态度,不会坐视威胁出现,一旦双方的克制底线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弗兰克恩的言论已经过去几天,但它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
![]()
北约内部的分歧如何弥合,俄罗斯会不会采取进一步反制行动,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可以肯定的是,欧洲安全局势的走向,正因为这番不负责任的言论,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结语
弗兰克恩的言论虽已过去数日,但其搅动的风波远未平息,北约内部的分歧因这番激进表态愈发难掩,能源依赖与经济顾虑让部分成员国不愿追随强硬立场,联盟统一对俄政策更显艰难。
俄罗斯的强硬回应也释放出明确信号,不会容忍威胁言论,“波塞冬”测试等动作更添局势紧张感。
![]()
眼下,欧洲安全局势的不确定性仍在升温,双方克制底线若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这场由言论引发的争议,不仅暴露了北约内部的深层矛盾,也让俄与北约的对立更难缓和,未来局势走向,仍需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