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通航圈】点个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错过更多精彩*
加星标方法:点击上方蓝字“通航圈”,然后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据国际专业航空媒体美国《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报道,中国低空航空领域迎来里程碑时刻。深圳英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YIVTOL)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单座超轻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S-ZERO正式获得中国民航主管部门颁发的特许飞行证。这是国内首张针对超轻型eVTOL(ultralight eVTYOL)产品的飞行许可,标志着中国在低空航空器商业化管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破解管理困境,超轻型航空器迎来"合法飞行"时代
尽管中国《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早已对空重低于116公斤的超轻型航空器作出规定,允许其在免适航认证、驾驶员免持照的前提下运行,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具体实施标准,这类航空器始终处于"有规可依、无标可循"的尴尬境地。英武智能本次获得的特许飞行证,首次为超轻型eVTOL建立了完整的飞行管理范例。"这不仅是对我们产品技术实力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为整个品类的合规飞行打开了通道。"英武智能首席战略官陈源表示,"这张证书的意义在于,它让超轻型eVTOL从'能飞'向'好飞'迈出了关键一步。"
双机型布局,打造低空经济"先行者"
获得许可的S-ZERO机型采用可折叠四臂八桨设计,最大载荷100公斤,航程35公里,主要面向飞行培训、体验观光、个人飞行等场景。同步推出的第四代S-ONE机型则更进一步,采用涵道风扇推进系统,配备全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可实现一键起降、自主避障等智能化功能。"如果将大型eVTOL比作'低空巴士',那么超轻型产品就是'低空单车'。"陈源形象地比喻道,"它具有成本低、部署快、使用灵活的特点,有望成为最先实现商业化落地的低空航空器品类。"
构建产业生态,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全链路布局
为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英武智能创新采用"双引擎"架构:研发实体英武智能专注于产品技术创新,运营实体英武通航负责市场应用拓展。公司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其涵道技术已入选深圳市重点研发计划。在应用落地方面,公司已与深圳、成都、武汉等五个低空经济试点城市开展示范合作,今年8月陆续试运行。
标准建设先行,共建低空经济新生态
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超轻型eVTOL产业仍面临标准缺失、管理细则不完善等挑战。陈源透露,"S系列产品将于明年启动适航认证,双人机型也在研发规划中。低空经济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在。"业内专家指出,随着首张特许飞行证的落地及相关标准的完善,超轻型eVTOL有望成为中国低空经济首个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的航空器品类,为城市空中交通的发展探索可行路径。
美国《航空周刊》报道详情见:
https://aviationweek.com/aerospace/advanced-air-mobility/yivtol-marks-industry-first-china-ultralight-evtol-flight-permit
![]()
![]()
![]()
![]()
![]()
![]()
![]()
![]()
来源:AVIATION WEEK、,英武智能。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