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从来不只在前线,也在法律条文、技术储备和外交秀场里较劲。”」
特朗普的访亚专机刚落地,美国这边还没喘口气,「日本就放出了“大招”」。
10月30日,特朗普高调宣布“批准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艇”,不到24小时,高市早苗政府通过防务协议透风:「推动“新一代推进系统”潜艇研发」。
明眼人都懂,这哪儿是“新一代推进系统”,分明是盯着「韩国的核潜艇“眼红”」,想搭美国便车搞突破。日本的节奏很有意思——早在10月22日,小泉进次郎就放话“所有选项都在考虑范围内”,偏偏等特朗普给韩国开绿灯后才正式表态,这节奏简直像“等大哥点头,我再上桌”。
韩国也配合得恰到好处。总统李在明立刻附和,理由是 「“柴油潜艇续航短,跟不上中朝潜艇节奏”」。听起来是防务需求,其实给了日本一个“合法借口”,顺便把自己摆在了“跟风的好学生”位置。
![]()
一、日本的技术储备:差的只是许可
日本的“有恃无恐”,来源于深厚的潜艇与核技术积累:
- 「常规潜艇」:大鲸级潜艇凭借锂电池技术,水下续航三周,被称“准核潜艇”,截至2025年已有3艘入列,第4艘“陆奥号”即将服役
- 「核技术」:1974年就开展核反应堆试航,虽项目叫停但核心技术保留;持有47吨分离钚,核动力关键材料齐全
换句话说,日本具备技术和材料,唯一缺的就是“许可证”。这让所谓“新一代推进系统”,听起来科学,实则兵器化味十足。
二、法律束缚与社会争议
日本发展核潜艇面临法律障碍:
- 《原子能基本法》限制核能仅用于和平目的
- “无核三原则”禁止拥核及核动力系统
- 推进核潜艇需修改《核反应堆控制法》《自卫队法》等
即便年轻群体支持,反核团体和在野党仍会严密监督,法规修订注定引发激烈争议。可日本明显不把这些当回事——法律条文在野心面前,不过是摆设。
三、美国推波助澜
美国的角色也耐人寻味:
- 2023年,美军高层暗示日本可采购奥库斯级潜艇
- 2024年,推动日本加入奥库斯第二支柱,意在将防务责任转嫁盟友
换句话说,「美国在给日本“打气”」,鼓励它走向军事自主化,顺便把“太平洋桥头堡”的帽子扣到日本头上。
四、地区安全弦绷得很紧
周边国家早就警觉:
- 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要求韩美履行核不扩散义务,维护地区和平
- 俄罗斯9月在南千岛群岛演习,提前给日本“敲警钟”
- 韩国直接召见日本驻韩大使,生怕日本突破底线
高市早苗的动作,看似“效仿韩国”,实则是日本“军事正常化”的又一步试探。特朗普的“批准”只是引子,日本真正想要的是打破战后体系束缚,自主掌控防务大权。
五、潜在连锁反应
问题很现实:
- 日本真搞出核潜艇,韩国会不会加码?
- 朝鲜会不会有新动作?
- 俄罗斯会不会强化远东军事部署?
东亚的安全格局,不是某国装备多就能说话。
「一旦日本跨过法律红线,整个地区都可能变成火药桶」。高市早苗算盘打得漂亮,但别忘了,周边国家的眼睛,都盯着她的下一步动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