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文章涉及股票内容时评论区总有很多读者聊技术,其实很多年前我也曾经用技术玩过几年,然而结果却并不好。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不行不代表其他人不行,你们这样想是对的,目前全国股民大概有2.4亿人,单就认知能力上保守评估,我在全部股民里排进1%应该没啥问题,也就是说在我前面还有大概240万人认知上比我强,所以我的经历不能说明问题。这里我就不花时间说技术分析的缺陷了,这些东西随便网上找一下都有,这里仅从逻辑角度来证明一下。
我们进一步寻找资料,就是目前并没有任何公开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依靠技术可以长期在股市里赚到钱。但这一条结论的说服力仍然不够,因为有个哥们和我争论说现在没有证据不代表这件事不成立,说不定研究者没碰到技术炒股天才呢?OK,你这样说逻辑上也过得去。
那我们再进一步,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obert J. Shiller和Fama的研究成果来说明问题。这个成果简单概括就是“股价短期不可预测,而长期可以预测”,很多人奇怪为啥短期都不能预测的东西放长期反而可以预测呢(其中量化是个特殊案例)?下面简单解释下。
股价短期不可预测指的是影响股价短期波动的因素太多了,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公司本身质地不好。比如有大户急着用钱所以不得不卖出好股票套现;比如大资金有其他更好的投资渠道所以卖出(而这种投资渠道普通人无法获得);比如大资金由于某些原因需要重新配置旗下资产而从某个市场战略性撤退;再比如市场发生短期黑天鹅事件,好公司的股价被市场走势所拖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都可以造成股价短期不可预测的波动,但并不能说明公司基本面出了问题(事实上反而是机会)。
股价长期可以预测指的是只要你持有的股票本身基本面持续良好,那么短期的各种抛售行为砸出来的坑长期来看迟早会被其他聪明资金填上,这就是价格回归价值的过程。简单说就是资本是逐利的,只要公司足够好总有资本来买你,是金子总会发光,一切交给时间。
这里我想到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结论,就像你正准备吃晚饭,我无法预测这时候会不会来一个电话把你叫出去而导致你推迟吃饭,但可以确定的是你今天迟早都会把这顿晚饭给吃了。那如果今晚有意外导致你连晚饭都没吃呢?这就相当于市场发生黑天鹅事件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不能说市场有很小概率发生黑天鹅事件你就不吃晚饭了,饭总归是要吃,钱总归是要赚,就这个道理。所以我一直强调对我们这种普通人来说,仅靠技术想要长久的在这个市场里赚到钱是不太可能的事。
说到这里,记得在讨论技术这套不行的时候有一个哥们和我说他这两年靠技术赚了很多钱,幸好我说话向来严谨,之前在回他时候加上了“量化除外”这四个字,被我猜到了他确实是靠量化赚到的钱。这就是上面为什么写量化是个特殊案例的原因,下面简单说一下量化和传统技术的区别。
客观程度不同:传统技术分析其实是很主观的判断,我逛东财股吧时候看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老鸭头,事实上越菜看啥越像老鸭头,绝大多数自以为在用技术炒股的人其实是不懂技术的。即使在那部分真正懂技术的人里面,对于同一个量价图形的判断也很可能是不同的。
纪律性不同:只要你是人,你就不可能不考虑你的现有持仓成本,你的盈亏状况等因素而做决定。但程序则不同,程序可以完全抛开情绪而以100%的严格纪律性来执行最合适的操作。
判断和操作速度不同:程序对量价图形的判断速度和买卖操作的速度都是碾压人工操作的,所以量化出来以后传统的技术分析更加弱势了。
那么量化有哪些不足呢?
无法应对黑天鹅:量化只能基于数据库内的历史数据做出趋势交易,而当发生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黑天鹅事件时,量化策略就会瞬间瓦解,这个事前几年就发生过,大家应该都知道,不需要多说。
高度趋同性导致失效:假设市场上的交易以量化交易为主,那么这些交易就会表现出很强的趋同性,一点风吹草动就很容易导致市场流动性枯竭而发生踩踏事件。
市场情绪难以量化:比如一则流传的小作文,量化程序就很难分析其对市场的影响,引发的剧烈波动也很难被量化程序所处理。
所以总结以上几点,量化是可以用的,但也并不是说啥都不管放那边交给程序就完了。你平时需要经常看一眼市场,特别是在发生黑天鹅或者影响比较大的小作文时可能需要及时人工干预。
以我的经历来看,在很多年前尝试了一两年短线被套被割后投资理念变得越来越宏观和谨慎。从啥都买转变成只买几只自己看得懂的股,从持股几天到持股几年,从利弗莫尔到美林时钟,我的股票账户现在一年可能也就十几二十次交易记录,但每天却起码花一两个小时在股票资讯和研究上。下单前我都会问自己固定的几个问题,比如:
1,这个公司目前市值1000亿,假设现在我手里的所有资产一共2000亿,我肯不肯花1000亿现金买下这家公司。这个问题很现实,如果你在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肯花相当于一半资产的钱去买下这家公司,那么这个股大概率是值得作为长线压舱石的。
2,掏出美林时钟图,问自己现在是不是到了牧场主把牛奶往海里倒的时候,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能在市场里活下来的公司,它大概率可以作为长线配置的首选,价格也大概率到位了。
当然根据每个人的投资理念不同,可以提出适合自己的类似问题还有很多。在这里想强调的是从概率的角度上说,针对个人投资者,目前有明确证据证明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法是长期价值投资和量化。
投资是很实际的事情,能长久的赚到钱就是王道。评论区有很多人觉得我容不得质疑,其实并不是。求同存异是有前提的,就是你不要和我讨论苹果往地上掉还是往天上掉这种问题,我只是不会在我确定是正确的事情上退让,我不说违心的假话。但我也并不觉得哪一种流派就一定正确,说极端点如果你真的是玩技术的天才,可以用传统技术长久的在市场里赚到钱,那肯定是OK的。所以我并不是一味的反对技术分析,只是普通人就没必要去学了,因为你是天才的概率是很低很低的。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和长期投资也有点关系,就是很多人读者问我为什么不买AI股,毕竟AI是未来的大方向,盈利都是可以预见的。确实AI可以说肯定是有大发展的,但关键问题是,你们能保证现在被炒高几倍的AI股十年后还存在吗?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红极一时的科技公司十年后要么衰落要么直接消失(王安电脑,intel等例子数不胜数),这就是科技行业的残酷性,你可以很确定整个行业是有前途的,但你绝对不能确定具体哪一只科技股可以活到十年后。投资从来比的是谁活得久,而不是谁赚得多。
所以作为风险偏好比较低的长期投资者来说,赚钱能力强的老登股虽然成长慢,但至少十几年后它肯定还在那边为你赚钱,而且也能间接受益于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繁荣。当然适当配置AI的ETF来规避个股风险是个好主意,但要做好大起大落的心理准备,这就是我对AI感兴趣的读者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