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桂芳,今年七十三,老伴走了五年,现在一个人住在老城区的单元楼里。手里那点钱,是我跟老伴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他以前在工厂当技工,我在街道办做临时工,工资都不高,一分一厘都是抠出来的,连给孙子买块糖都要琢磨半天。
![]()
前阵子小区里出了件事,把我吓着了。对门楼的张大爷,比我大两岁,去年非要把自己那套老房子卖了,钱全给儿子买新房。儿子当时说得比唱的还好听:“爸,您跟我们一起住,以后我给您养老,保证让您舒舒服服的。”结果张大爷搬过去没仨月,就跟我哭:儿媳天天给脸色看,嫌他起得早吵着孩子,嫌他做饭味道重,连他常用的搪瓷杯都被扔了,说“不卫生”。后来张大爷想搬回来,才发现老房子早没了,钱也全花在儿子新房的首付里,自己手里一分没剩,最后只能去养老院,逢人就叹气:“我这是把自己的后路全断了啊!”
看着张大爷那样,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前两年的我吗?那时候我孙子要上小学,儿子儿媳说想在学区房旁边买个小两居,还差二十万。儿子跟我开口的时候,眼圈都红了:“妈,您也知道,现在学区房多贵,我跟丽丽(儿媳)工资除了还房贷,剩下的刚够糊口,这钱实在凑不上了。”
我当时心一软,就想把存折里的二十万取出来给他们。那二十万是我跟老伴的“救命钱”,老伴走之前特意交代:“这钱你千万留着,不到万不得已别动,自己手里有钱,腰杆才能硬。”可我看着儿子为难的样子,又想起孙子每次来都抱着我喊“奶奶”,心就像被猫抓似的,当晚就把存折找出来了。
第二天正要去银行,楼下的王婶拦住了我。王婶比我精明,一辈子没吃过亏,她见我拿着存折,就问我干啥去。我一五一十说了,她立马把我拉到树荫下:“桂芳啊,你糊涂!这钱能随便给吗?你儿子现在是难,可你把钱全给了他,以后你要是生病住院了,谁给你拿钱?他要是有心还好,要是没心,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我当时还不服气:“我儿子不是那样的人,他肯定不会不管我。”王婶叹口气:“不是说你儿子坏,是日子会磨人。他以后要养孩子、还房贷,手里紧了,你再跟他要钱,他就算想给,儿媳能乐意吗?你手里留着钱,不是防着孩子,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啊!”
王婶这话,我琢磨了好几天。后来我没把二十万全给儿子,只给了五万,跟他说:“妈就这点能力,剩下的你们再想想办法,妈手里也得留着点钱,万一哪天生病,不跟你们添麻烦。”儿子当时有点不高兴,没多说啥,扭头走了。我心里也不好受,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直到去年冬天,我夜里突发心脏病,被救护车拉到医院。医生说要做心脏支架,押金就得十万。我躺在病床上,心里不慌——因为我手里有钱。儿子儿媳赶过来的时候,脸都白了,儿子握着我的手说:“妈,您别担心,钱我来凑。”我摇摇头,从枕头底下摸出银行卡:“我这里有,密码是你生日,你先去交押金。”
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儿子刚给孙子报了兴趣班,手里根本没闲钱,要是我当时把钱全给了他,那天指不定得多狼狈。出院后,儿媳特意炖了鸡汤来看我,跟我说:“妈,以前是我不懂事,总觉得您留着钱不放心,现在才知道,您手里有钱,不光是您的底气,也是我们的底气。”
经过这事儿,我才算彻底明白,人老了,钱不能乱给,得选对时候。这两年我看着身边的老姐妹、老伙计,有的因为钱给早了受委屈,有的因为给对了帮了孩子也护了自己,慢慢就总结出两个最该给钱的时间点——这可不是我瞎琢磨的,是用实实在在的日子熬出来的道理。
第一个时间点,是孩子真遇到“跨不过去的坎”,但绝不是“日常缺钱”。啥叫跨不过去的坎?就像我邻居家的小敏,去年她老公突发脑溢血,住院要交十五万手术费,家里的钱全投在生意里,一时拿不出来,小敏抱着孩子在医院走廊哭。她婆婆知道了,没犹豫,把自己存的十万块取出来给了她,还说:“剩下的我再跟你叔伯们借点,先把人救回来。”这就是救命的钱,孩子这时候是真难,你帮一把,比啥都强。
但要是孩子只是想换个好车、买个好包,或者日常还房贷有点紧,你可别轻易给钱。我楼下的刘姨,儿子每个月还房贷差两千,总跟她要。刘姨心软,每个月都给,结果给了三年,儿子不仅没攒下钱,还觉得理所当然,后来刘姨生病想让儿子拿点钱,儿子还说:“妈,我每个月还房贷都靠你,哪有钱给你看病啊?”你看,这就是把钱给错了地方,惯坏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第二个时间点,是你自己“真用不上了”,并且得把话说明白。我远房的表姐,今年七十九,去年查出胃癌晚期,医生说没多少日子了。她把儿子女儿叫到跟前,拿出存折,里面有三十五万。她跟孩子们说:“这钱是我跟你爸攒的,我现在用不上了,给你们分了。老大你去年给你儿子买学区房,欠了点钱,你拿二十万;老二你女儿要留学,学费还差十五万,你拿十五万。但有句话我得说在前头,这钱不是让你们乱花的,是帮你们解决正经事的,我走了以后,你们兄妹俩要互相帮衬。”
表姐把钱给得明明白白,既帮了孩子的正经事,也没让孩子觉得这钱是“白来的”。后来表姐走了,兄妹俩没因为钱闹矛盾,反而因为这笔钱,更亲了。反观我以前的同事老周,他身体一直不好,却早早把钱给了儿子,没说清楚用途。结果儿子拿着钱去炒股,全赔了。老周后来住院,儿子没钱,只能跟亲戚借,老周躺在病床上,后悔得直哭:“我要是晚点给,把话说清楚,也不至于这样啊!”
除了这两个时间点,其他时候,你手里的钱,一定要攥紧了。有人说,你这不是防着孩子吗?其实真不是。我手里的钱,不是为了跟孩子较劲,是为了不给孩子添麻烦。就像我现在,每个月有三千多的退休金,加上自己攒的钱,平时买点菜、看看病,根本不用跟孩子要。儿子有时候想给我钱,我都说:“妈有钱,你留着给孩子花,妈不用。”这样孩子轻松,我也自在。
前阵子我孙子生日,我没给红包,而是带他去买了个他念叨了好久的乐高,还给他买了两套课外书。孙子高兴得抱着我亲,儿子儿媳也说:“妈,您别总给孩子买东西,我们自己来就行。”我笑着说:“我乐意,这是奶奶的心意,跟钱多少没关系。”你看,比起直接给钱,有时候这样的心意,孩子更能感受到温暖。
我现在每天早上起来,先去公园遛弯,跟老姐妹们跳跳舞;上午在家看看电视,织织毛衣;下午要么去超市买点新鲜菜,要么跟楼下的老伙计下下棋。手里有钱,心里不慌,想去哪就去哪,想吃点啥就买点啥,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儿子儿媳经常来看我,每次来都带点我爱吃的水果,陪我聊聊天,有时候还会说:“妈,您要是想出去旅游,我们陪您去。”我知道,这不是因为我有钱,是因为我没给他们添负担,他们才敢放心地对我好。
人这一辈子,从年轻到年老,攒点钱不容易。那钱不是数字,是你一辈子的辛苦,是你老了以后的底气。给孩子钱,是因为爱,但不能因为爱,就把自己的后路全断了。你得记住,钱给对了,是帮孩子;给错了,是害孩子,也害自己。
我现在经常跟身边的老伙计说:“咱们手里的钱,就像手里的拐杖,平时可能觉得没用,但真到需要的时候,能帮你站起来。千万别早早把拐杖扔了,到时候想站都站不起来。”
说到底,人老了,钱要给在刀刃上,要给在能帮孩子也护自己的时间点上。别因为一时心软,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了别人的累赘,也别因为固执,错过了帮孩子的好时候。这两个给钱的时间点,是我用一辈子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能给咱们这些老家伙提个醒——手里有钱,心里有底,日子才能过得踏实,孩子才能真的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