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共生: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市民共建共享”平行论坛在成都举办。 主办方供图
10月31日,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共生: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市民共建共享”平行论坛在成都举办。来自中国、意大利、尼泊尔等国的专家学者、文化遗产管理保护人员齐聚蓉城,围绕考古遗址展示、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等核心议题开展研讨,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论坛上半场,8位中外专家先后发表主旨演讲,他们分别围绕考古遗址复原展示难题、公众参与赋能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公众直接参与文化遗产研究的现象与反思、成都文物资源的天府文化主题阐释与游径构建、阿皮亚古道的保护与管理、意大利城市考古出土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植物生物学与文化遗产、在传统与发展之间的文化景观洛曼塘等主题进行了分享。
主题演讲结束后,来自重庆、乐山、泉州、成都四地的文化遗产管理人员进行了圆桌论坛,围绕“世界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创新管理”主题进行了讨论。
乐山大佛管委会副主任朱丽丽分享说,在与市民共建中,乐山大佛景区将遗产地内13家污染企业和2306户原住居民进行了生态搬迁;将景区道路实行封闭管理,降低污染;成立乐山大佛文物保护基金会,通过公募筹集社会资金资助文保项目,这也是全国首个文物保护基金会。此外,还对遗产地进行多样化展示利用,让更多人能沉浸式体验、感受大佛所在地浓厚的历史底蕴。
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部副部长徐军提到,专业智力的支撑对于该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常重要。基于此,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研究院应运而生,同时设立专家智库和人才共建培育基地,通过基地和专家库为遗产保护提供相应的工作支撑,实现城市和遗产共生的最终目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戴竺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