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殃,其自然者也。
音乐都是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他能够与外在的环境进行相应的匹配,以外物的变化来表达情感的变化,彼此之间相互应和,因此做善事的人会得到外界好的回馈,做坏事的人会得到外界坏的回馈,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
因此舜弹五弦琴,唱《南风》这样的诗而天下得到了良好的治理,纣唱《朝歌》、《北鄙》这样的诗歌,最终不仅自己被诛杀,部落最终也被消灭。
舜的治理为什么会成功呢,纣的治理为什么会失败呢,舜唱的《南风》诗歌表达的是自己想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和谐生活的情感,他能够与外界的环境相适应,得到了天下百姓的认可,诸侯愿意服从他,因此天下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纣王唱的《朝歌》等诗,他不能够与外在的环境相适应,北在所代表的是失败,鄙代表的是简陋,纣王却喜欢这样的音乐,他不想治理天下,导致诸侯与他离心离德,诸侯不支持他,百姓不认可他,天下间反叛的事情不断发生,最终导致了他自己的身死部落的被消灭。
置酒于施慧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涓鼓而终之。
在卫灵公的时期,卫灵公准备到晋地去,他来到濮水上游地区的时候找了个旅舍住了下来,半夜的时候听到了弹琴的声音,他就问身边的人有没有听到琴声,身边的人都说没听到,于是他就将师涓召来。
卫灵公对师涓说我听到了弹琴的声音,但是问身边的侍从他们都说没有听到,这应该是鬼神谈奏的,你将这些音乐给我记录下来,师涓说好,于是他便端坐下来,认真倾听起来。
第二天,他对卫灵公说我已经将音乐记下来了,但是还没有练习好,请给我一晚上的时候让我练习,卫灵公说好,于是便又过了一天。
第二天师涓报告说我已经练习好了,于是卫灵公便立刻去了晋地,拜访了晋平公,晋平公在施慧台设置酒宴款待了卫灵公,宴席氛围高涨的时候,卫灵公说这次来的时候,我得到了一首新的乐曲,请让我演奏给大王听,晋平公说好。
卫灵公于是让师涓坐在师旷的声旁开始演奏,乐曲还没有弹完,师旷便弹琴打断了师涓的演奏并对晋平公说这首乐曲会导致晋灭亡,不能让他弹完。
晋平公说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师旷说这首乐曲是师延作的,他是为了迎合纣王内心的欲望而写的,武王讨伐纣王的时候,师延向东逃跑,然后自己投入了濮水之中,因此想到听到这首曲子必然是在濮水之上,先听到这首乐曲的人部落必然会削弱,平公说我生平最喜欢的便是音乐,愿意听完全部的曲子,于是师涓将这首曲子演奏完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