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社区啃下 “硬骨头”!农林社区在爱国卫生运动中的交出 “全民共治” 答卷

0
分享至


人口密集、流动频繁,还辖有学校与党校,作为江门城区典型的老社区,农林社区的蚊媒防控与爱国卫生工作向来是块 “硬骨头”。然而,面对金秋十月蚊媒传染病高发的压力,社区没有退缩,而是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总抓手,把 “发动群众” 作为核心密钥,用20天的日夜攻坚,交出了 “病例零新增” 的亮眼答卷,让老社区在全民共治中焕发健康新生。

党建领航,党员带头啃下 “老大难”

“老旧小区楼顶积水、楼道杂物堆积,这些都是蚊虫孳生的‘重灾区’,也是之前整治的‘老大难’。”社区党委书记介绍,为打破僵局,社区党委迅速成立“爱国卫生党员先锋队”,推行“党员包楼栋、责任进家门”制度。


年轻党员黄丽娜、阮皓诚主动认领最棘手的老旧楼栋片区,带着铁锹、垃圾袋逐栋排查。针对居民顾虑的“清理杂物伤和气”问题,党员们先从自家亲戚、邻里入手,带头清理楼道堆积物,再挨家挨户耐心劝说。



蓬江区工商联和5名年轻党员更是组建 “联动先锋攻坚队”,每天爬楼梯、上天台,仅用短短一周时间,便高效完成了10栋居民楼的天台整治任务,累计清运废弃花盆、多汁植物等各类堆积杂物达3车之多,从根本上消除了长期存在的蚊虫孳生隐患。在党员先锋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加入,携手开展边角清理与杂物搬运,共同绘就了“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生动治理图景。










老党员、老兵钟伯带头修剪自己家中过于茂盛的绿植


居民主动加入,清理门前积水

精准施策,立体防控织密 “防护网”

“社区有学校、党校,还有密集的居民区,不同场景防控需求不一样,必须精准施策。” 社区工作人员说。针对辖区特点,社区构建 “高空 + 地面 + 隐蔽处” 的立体消杀体系,让防控无死角。


区直民兵队伍用超低容量喷雾机,对社区广场、校园周边绿化带等公共空间开展大范围消杀;社区工作人员带着常量喷雾机,逐单元清理楼道、垃圾桶周边,农林小学和江门市委党校同步开展校内消杀,保障师生安全;为老旧小区46个防蚊闸已坏的下水道进行封网,从物理上阻断蚊虫通道。“以前一到晚上,小区里蚊子特别多,现在消杀到位,坐在楼下聊天都安心了。” 居民陈阿姨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江门市委党校在校内消杀



农林小学在校内消杀









农林社区开展合围饱和式消杀

10月20日,江门航道所突击队支援农林社区清理一处卫生黑点时,面临巨大挑战。队员们需攀爬约2米高的墙体,再借助平台开展作业。当天的行动现场,垃圾积攒多年、数量庞大,下层垃圾腐烂变质,拨开废弃物可见老鼠及各类蚊虫乱蹿、乱爬,刺鼻臭味弥漫。突击队分工协作,迎难而上,最终完成了垃圾清运工作,并在该区域撒上石灰,进行杀菌消毒。





全民参与,家校社联动筑牢 “源头关”

“防控的关键在源头,而源头治理的关键在群众。” 社区深知,老社区人口多、流动性大,单靠社区工作人员远远不够。为此,社区把 “发动群众” 做实做细,让每个人都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者。

为了摸清辖区的每户绿植和居民情况,社区和下沉单位蓬江区工商联、区人大、农林小学组建“入户小分队”,每个单位负责一个路段,农林小学作为属地单位迅速响应,组织近100名老师有序地开展入户宣传工作。通过“错时入户”和“预约入户”的方式,做到“一户不漏、一人不落”,通过扎实的走访,网格内的人、物、事清晰了解,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10月12日晚,流调信息中反馈一病例是辖区某单位的员工,社区立即响应并开展相关消杀工作,农林小学郑绍忠副校长得知后主动认领对指定区域进行消杀,说“反正我在校园也是这么做的,习惯了!”那沉重的消杀器材,那挺直的的脊背,没有豪言壮语,用坚守和担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此外,街道支援人员与社区工作者组成2人一组的 “防蚊小分队”,带着装有手电筒、手套、灭蚊药的 “攻坚包”,走街串巷排查积水点,累计走访201家沿街商铺,手把手指导商户清理积水;下沉单位干部专攻52个居民楼天台,清理积水容器300余个,清运垃圾40余吨。同时,社区联合农林小学开展 “防蚊小卫士” 活动,让孩子们带着 “家庭防蚊任务单” 回家,和家长一起翻盆倒罐清积水。



农林社区驻点领导吴润洪亲自爬上4米高的楼梯顶处理积水



多方助力,共建共享凝聚 “向心力”

爱国卫生运动的推进,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支持。江门市委党校、江门航道所、江门市委外办、蓬江区工商联等共建单位主动伸出援手,送来清凉饮料、劳保手套、电锯等物资8批,为一线工作注入 “强心剂”。





辖区单位江门市委党校不仅给社区送来一批又一批的物资,还主动担当、率先垂范,积极投身与各项清理任务中。10月3日下午,江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学东,副校长袁上起带领6名教职工志愿者,借助简易的梯子在农林新村40号与峭壁之间搭起一座空中桥梁,冒险攀上这个卫生死角,用了半天时间彻底清理了长期堆积的垃圾和蚊虫孳生地,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还居民一个安全、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江门市委党校副校长袁上起


江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学东


10月30日上午,江门市委党校与江门市委外办共15名党员志愿者,向农林横路17号之三天台的“原始森林”发起攻坚,这里藤曼纠缠如墙,灌木盘根错节,整个环境无处下脚,令人望而生畏,然而,这支队伍毫无畏难情绪,手持工具,砍伐、清运、消杀,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在汗水与尘土中全力攻坚。凭借高效的协作和一股不服输的干劲,这片顽固的“空中荒地”在短短一上午被彻底攻克,重现整洁,充分展现了党员志愿者迎难而上的先锋本色。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社区工作人员感慨道。

20多天的持续攻坚,农林社区不仅实现了病例零新增,更让爱国卫生理念深植人心。如今的农林社区,楼道干净整洁、天台无积水杂物、街头蚊虫少见,居民们在整洁安全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接下来,社区将把集中整治成果转化为常态化机制,让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发力,让老社区始终保持健康活力,真正实现 “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成果人人共享”。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白沙启明之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蓬江发布 incentive-icons
蓬江发布
蓬江区官方信息平台
19373文章数 48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